TCI/propofol泵浦镇静应用于台湾牙科门诊之初期报告 An early report of application of TCI/propofol inoffice-based dental sedation in Taiwan
范国栋、谢尚廷、宋志豪、纪乃智、罗宇伟 Kuo-Tung Fan, Shang-Ting Hsieh, Chih-Hao Sung, Nai-Chih Chi,Yu-Wei Lo
背景:2005年,TCI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靶控注输)泵浦被引进台湾,并已普遍应用在手术室、无痛镜检和医美整型等部门之住院或当日手术与诊疗。2010年,TCI泵浦进一步被推广到牙科门诊镇静,为牙医师和看牙病患提供了更周全的照护模式。 方法:我们汇整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间,由第一作者参照「英国牙科麻醉促进协会」(Society for advancement of anaesthesia indentistry)公布的「牙科意识镇静标准」(Standards inconscious sedation for dentistry),所执行或指导之牙科门诊镇静照护病患资料。口腔诊疗前,由第一作者为病患进行镇静前评估、风险说明,确认病患术前2小时内未进食固体食物,并签具同意书。镇静中,病患均被安置生理监视器与鼻管给氧2-3 l/min,以监控血氧、血压、心律、心跳和呼吸变化。苏醒过程,均待病患可张眼和坐正,才由牙科助理协助扶持至休息区进行后续观察和离院卫教。本研究依病患之就诊院所、诊疗内容,TCI泵浦之参数设定、propofol注输剂量(mg)和时间(min),诊疗过程之镇静深度、局麻记忆和其他用药,以及牙医是否为第一次诊疗门诊镇静病患等变项进行分析。 结果:总计有69位病患(71人次),24位牙医,14家牙科院所(北部:3家,中部:3家,南部:8家),但变项数据保存完整者仅59位病患(61人次,有2位病患各有2次镇静记录),21位牙医和11家牙科院所(北部:1家,中部:2家,南部:8家)。镇静人次前三名之牙科院所(地点,人次,合作牙医数)依序为Abc牙医联盟(高雄,30人次,8人)、新当代牙医诊所(中坜,6人次,2人)与铨鸿牙医诊所(员林,6人次,1人)。病患之年龄/性别(男:女)分布:70岁(含)以上有5人次/(2:3),23至65岁(含)有35人次/(12:23),其余为10岁(含)以下有21人次/(13:8)。依[老年,成人,儿童]之诊疗内容(人次)占前两名者,分别为[残牙拔除(5)、植牙(2),植牙(23)、拔牙(9),补缀填补(16)、根管治疗兼安置乳牙套(13)]。不同年龄层之身高范围(中位数,25%/75%)依序为(158,152/167)、(163,158/169)、(102,93/114);体重依序为(57,49/67)、(58,54/75)、(15,14/18);注输propofol剂量依序为((303,194/363)、509,306/850)、(274,186/398);注输时间依序为(67,40/89)、(75,60/123)、(75,55/90);注输模式部份,老年与成人均为Schnider effect mode,儿童均为Kataria effect mode。镇静前,需辅以笑气或肌肉注射midazolam,以利静脉导管设置人次,小儿(3);发生静脉导管脱落或漏针人次,老人(1)、成人(2)、小儿(2);术中有一位老人和一位成年需给予ephedrine提升血压;术中有二位成人需辅以demerol止痛,才能顺利进行镇静诊疗。不同年龄层诊疗期间之镇静深/浅(OAA/S)范围(中位数,25%/75%),依序为(2,1/2)/(3,2/4)、(2,2/2)/(3,3/4)、(1,1/1)/(2,2/2);术中有局麻注射/钻磨诊疗记忆人次,老人(1)、成人(2)。镇静中与苏醒过程,均无人发生恶心或呕吐现象。21位牙医中仅有3位曾有诊疗静脉镇静病患之经验,其余牙医均为第一次与本研究第一作者合作牙科门诊静脉镇静。 结论:在妥善准备与适切沟通的前提下,TCI/propofol镇静可以为看牙病患与牙医提供既安全,又令人满意的诊疗照护质量,是值得台湾麻醉界和牙医界合作的一个新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