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472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阻滞平面过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29 22:0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日本菜鸟为一行髌骨骨折(左)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该患者34岁,ASAI~II级,170cm,85kg。入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BP118/72mmHg,HR76bpm,摆右侧卧位,于L2~3穿刺,见脑脊液顺腰麻针流出后,给予1%罗哌卡因2ml(按平常速度推药),硬膜外腔置管5cm,回抽未见血及脑脊液后,顺硬膜外导管推入1%罗哌卡因(8ml)与2%利多卡因(约4ml)的混合液2ml,将患者翻平,并按外科医生要求轻抬患者臀部以调整体位。此时患者自述“腿麻”,监护仪血压77/45mmHg,考虑打麻醉时袖带在上肢测量血压偏低,再行测量,同时测量平面已达T2~T4之间,患者心率逐渐下降至50bpm,此时外科医生触及其髌骨患者却仍感“疼痛”不适,同时述指尖略感麻木,血压69/43mmHg,立即给予麻黄碱12mg,吸氧,抬高床头,加快补液,患者感疲倦嗜睡,但无胸闷、气紧等不适,血压回升至100/60mmHg左右。约2小时后再测平面,降至T4,至术毕患者无不适,送返病房,全程未见血氧降低。
问:1、本例患者出现的是平面阻滞过广还是全脊麻?个人愚见认为是平面过广。
      2、造成平面过广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a、腰麻用1%的罗哌是否浓度太大?b、腰麻2ml用量算多吗?以前也使用过2ml,但未见异常。c、与硬膜外追加药物有关吗?还有其他?
      3、大部分患者血压低时都有恶心症状,但该患者并无,是何原因?仅仅是个体差异?
      3、本例中处理措施是否得当?以及全脊麻的处理措施。
期待大家的指导。谢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2#
发表于 2014-9-29 22:27:42 | 只看该作者
先给你评分,鼓励积极参与论坛讨论!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3#
发表于 2014-9-29 22:31:46 | 只看该作者
见脑脊液顺腰麻针流出后,给予1%罗哌卡因2ml(按平常速度推药),硬膜外腔置管5cm,回抽未见血及脑脊液后,顺硬膜外导管推入1%罗哌卡因(8ml)与2%利多卡因(约4ml)的混合液12ml


中间无间隔时间么?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4#
发表于 2014-9-30 05:47:47 | 只看该作者
1、平面过广。
2、腰麻用1一般用0.5%-0.75%的罗哌卡因,腰麻2ml用量有点多,以前也使用过2ml,但未见异常,只能说明你的运气好。与硬膜外追加药物有一定关系,腰麻用了很多麻醉药物,为什么不先试一下麻醉平面再说。  
3、大部分患者血压低时都有恶心症状,并不是每一位低血压的患者都会出现恶心、呕吐。
关于全脊麻:
1.所谓全脊髓麻醉,必然是局麻药上行经过延脑,再进入四脑室的结果: ——局麻药作用于延脑——呼吸循环迅速抑制;
——微量局麻药作用于脑室壁细胞——神志立即消失。 所以,全脊麻的症状是非常有规律的: ——神志消失 ——呼吸无力至停止 ——血压骤降至测不到 ——没有时间给你测出阻滞平面,提问病人不会作答(因为病人神志已经消失) ——不予及时有效通气和提升血压急救——心跳骤停。(必须及时进行CPRC抢救)!!!! 上述这些症状是三部曲,接二连三的出现,发展极为迅速。如果不认识,或者不加注意,必然误诊为“心跳骤停”。【这个概念,你必须接受,不能有任何含糊的地方】。
2.高位脊麻的症状规律,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发展速度相对稍慢,允许你观察到其进展: ——血压骤降,
——呼吸抑制,费力,说话无力,
——可以测出麻醉阻滞平面(病人尚能够回答你的测试询问)!!!!!
上述症状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及时有效通气和升压,神志不至于消失,病人可安然无恙。 3.【全脊麻】与【阻滞平面过高】,是有绝对的区别的:
(1)明确一点:微量局麻药直接接触脑干、脑室壁细胞,足以导致病人立即呼吸微弱至停止、血压骤降至零,随即迅速昏迷的事实。
【全脊麻是首先有微量局麻药直接接触脑干、脑室细胞的情况】,必须施行CPR抢救; 【阻滞平面过高仅是局麻药阻滞外周的高位脊神经,并没有脑干、脑室麻醉的事实】。 (2)只要仔细注意防范,绝大多数【全脊麻】是可以避免的。例如,硬膜外腔麻醉时,非常重视注射试验剂量后的判断,是否有腰麻表现;注毕首次量局麻药后,坚持测试阻滞平面、调整阻滞平面,随时处理异常(扩容、麻黄碱、吸氧、推子宫往左侧等等),就可以完成避免全脊麻的发生,也可避免和减轻阻滞平面过高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骤变程度。 4.预防全脊麻的措施: (1)预防穿刺硬膜;
(2)强调注入全量局麻药前先注入试验剂量,观察5~10min有无脊麻表现,改变体位后若须再次注药也应再次注入试验剂量,首次试验剂量不应大于3~5ml。 (3)每次注药前应先经导管观察是否有脑脊液回抽,以预防因病人躁动及麻醉维持期间导管移位而刺入蛛网膜下腔。 5.全脊麻的处理原则:
首要措施是维持病人循环及呼吸功能,病人神志消失,应行气管内插管行人工通气,加速输液速度以及滴注血管收缩药升高血压等。  
全脊麻  
(一)        症状和体征  
全脊麻的主要特征是注药后迅速发展的广泛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低血压是最常见的表现。如果颈3、颈4和颈5受累,可能出现膈肌麻痹,加上肋间肌也麻痹,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呼吸停止。随着低血压及缺氧,病人可能很快意识不清、昏迷。如用药量过大,症状典型,诊断不难,但须与引起低血压和昏迷的其它原因进行鉴别开来,如迷走-迷走昏厥。当用药量较少时(如产科镇痛),可能仅出现异常高平面的麻醉,这往往就是误入蛛网膜下腔的表现。

(二)        处理  
全脊麻的处理原则是维持病人循环及呼吸功能。病人神志消失,应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加速输液以及滴注血管收缩药升高血压。若能维持循环功能稳定,30分钟后病人可清醒。全脊麻持续时间与使用的局麻药有关,利多卡因可持续1h~1.5h,而布比卡因持续1.5h~3.0h。尽管全脊麻来势凶猛,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但只要诊断和处理及时,大多数病人均能恢复。  
(三)        预防措施  
1. 预防穿破硬膜   硬膜外阻滞是一种盲探性穿刺,所以要求熟悉有关椎管解剖,操作应轻巧从容,用具应仔细挑选,弃掉不合用的穿刺针及过硬的导管。对于那些多次接受硬膜外阻滞、硬膜外间隙有粘连者或脊柱畸形有穿刺困难者,不宜反复穿刺以免穿破硬膜。老年人、小儿的硬膜穿破率比青壮年高,所以穿刺时尤其要小心。一旦穿破硬膜,最好改换其他麻醉方法,如全麻或神经阻滞。穿刺点在腰2以下,手术区域在下腹部、下肢或肛门会阴区者,可审慎地施行脊麻。期待大家的指导。谢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21:42:30 | 只看该作者
ysmzwhl 发表于 2014-9-30 05:47
1、平面过广。
2、腰麻用1一般用0.5%-0.75%的罗哌卡因,腰麻2ml用量有点多,以前也使用过2ml,但未见异常 ...

谢谢指导,受益匪浅^_^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6#
发表于 2014-9-30 23:51:34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的做法是:左侧卧位,重比重腰麻,维持体位15分钟,实现单侧腰麻,硬膜外不置管,腰麻罗哌卡因15mg足够了

论坛公告:2013年论坛版主火热招聘中!!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7#
发表于 2014-10-3 14:22:59 | 只看该作者
腰麻以后,变动体变也可以起麻醉平面变化。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8#
发表于 2014-10-3 20:19:17 | 只看该作者
髌骨骨折给这么大量干什么,平面只需要超过L2就可以满足手术了。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9#
发表于 2014-10-4 11:19:52 | 只看该作者
下肢手术0.5%的罗派12MG就够了,个别平面不够的话硬膜外给药,腰硬联合不要追求一次腰麻,不然如何体现联合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0#
发表于 2014-10-5 20:05:04 | 只看该作者
觉得髌骨骨折手术,平面很低,腰麻足够了,除非腰麻失败。我一般硬膜外留管备用,手术时间过长或者腰麻失败再加药,没必要马上追加麻药。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3 00:00 , Processed in 0.18755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