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67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妇产科麻醉] 无痛分娩术请大家出高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 15: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教大家对无痛分娩你们是如何进行的?
下面载贴一个

无痛分娩术400例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布比卡因(BupivacaineHgdrochloride)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输注进行分娩镇痛降低剖宫产率和缩短产程的意义。方法:选择400例孕龄3742周,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无产科并发症、合并症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注射安定,试验组用盐酸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两组在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别,而在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麻醉法镇痛效果确切,满足产程需要,并且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

【关键词】
盐酸布比卡因;
无痛分娩;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是一项适宜技术,在北美、欧洲等地区实施分娩镇痛率高达90%以上[1],深受育龄妇女欢迎。
  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不断地探索着如何能使产妇在清醒状态下参与分娩过程,而无痛苦地诞生新的生命,但迄今尚无一种绝对安全、满意,能普及的镇痛分娩方法[2],目前认为理想的镇痛分娩必须具备下列特点[3]:对母婴无影响;易于吸药,起效快,作用可靠,能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要求;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产程;产程清醒,可参与分娩过程。
  解决产科镇痛,实行无痛分娩已成为提高产科质量的热点之一。作者用安定镇静及盐酸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术。观察两种方法对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01月至20031月,在我科分娩的初产妇,迫切要求实行无痛分娩,孕龄3742周,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无产科并发症、合并症及麻醉禁忌症者4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静脉注射安定。试验组200例,盐酸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均在产程活跃期开始用于镇痛。

  1.2  方法:对照组:静脉缓慢注射安定10mg;试验组用盐酸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产妇产程进入活跃期入产房后先行人工破膜,羊水清或度混浊者,由麻醉师选择L23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并置管。确定导管在硬膜外腔后注入0.25%盐酸布比卡因10ml复合芬太尼1ml11ml,以后视产妇腹腔疼痛情况酌情追加同样浓度盐酸布比卡因5ml

  表1  两组WHO疼痛评级比较(略)

  注: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

  1.3  观察项目及指标:根据WHO疼痛IV级评定标准评定镇痛效果,级为完全无痛;级为轻度疼痛,但不需要镇痛剂,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级为疼痛能忍受,活动时加重;级为重度疼痛,需要镇痛剂。用改良的Bromage46点评分法观察肢体运动阻滞情况(1分:安全阻滞;2分:接近完全阻滞;3分:部分阻滞;4分:可观察到的髋关节屈曲功能减弱;5分:仰卧时髋关节可完全屈曲;6分:站立时膝关节可部分屈曲);全产程监护产妇生命指标(BPPRTSPO2);认真描记产程图,观察产程进展;催产素使用手术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分别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200例置硬膜外导管均成功,镇痛有效。

  2.1  试验组:第1次给药1015min后宫缩痛消失,只需1次给药即达宫口开全者170例,占85%2次给药者27例占13.5%3次给药者3例,占1.5%。两组用WHO疼痛评级观察效果,见表1

  2.2  Bromage 6点评分法:检查运动阻滞程度,试验组200例中195例评6分,5例评5分。

  2.3  试验组:胎心音监护仪全程监护给药,产后宫缩时间,间隔及压力显示无变化。两组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及产后出血量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及产后出血情况比较(略)

  注: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本实验组用药中,1979Revil首届全欧产科麻醉会议及1992年美国妇产学院(ACDG)分娩镇痛委员会指出:硬膜外神经阻滞是目前用于分娩镇痛的最有效最佳的方法[23],盐酸布比卡因是一种酰胺类长效局麻药,浸润麻醉用0.1%0.25%溶液,神经传导阻滞用0.50.75%溶液,极量200mg/次,极量400mg/d,在浓度为0.250.375%时,其对感觉神经阻滞的效果好,几乎无运动神经阻滞作用,且持续时间长,与芬太尼合用协同起效,使镇痛效果更加肯定,其麻醉时间比盐酸利多卡因长期23倍,弥散度与盐酸利多卡因相仿,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较小,对组织无刺激性,不产生高铁血红蛋白,常用量对心血管功能无影响,无明显的快速耐受性。在血液内浓度低,体内蓄积少,作用持续时间长,是一种比较安全长效局麻药。

  3.1  镇痛效果及优势:本资料应用0.25%盐酸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显示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有效率100%),而且由于其感觉与运动神经的分离阻滞作用,使产妇能在无宫缩的情况下待产,正常活动、进食、排尿。第二产程能自动加腹压,自如地参与分娩全过程。

  3.2  对产程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两组比较试验组活跃期平均缩短28minP0.005),第二、三产程与对照组相同,不增加催产素使用率及手术产率。对胎心及羊水性状均无影响,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不增加产后出血量(P0.05)。分析活跃期缩短的原因:通过胎心监护全程监护给药前后宫缩时间、间隔时间及压力均显示对子宫体收缩无影响,硬膜外腔麻醉阻滞了子宫下段宫颈的运动神经(L1S4),降低了软产道的阻力,有利于宫口开大及胎头下降,而子宫体部的运动神经未被阻滞,加之子宫肌的自律活动,保持了正常的宫缩力,故缩短了活跃期。因而85.5%的产妇只需一次给药即达宫口开全。因无宫缩痛,产妇不消耗体力,蓄积力量用于第二产程。由于低浓度的盐酸布比卡因可使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故下腹运动神经未被阻滞,活动受限,第二产程可自如地加腹压,配合分娩,因而不延长第二产程。
  对照组用安定,起到了镇静、催眠、降低肌张力作用,但药物维持时间短,不能满足产程需要。试验组使用盐酸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选用小剂量盐酸布比卡因、芬太尼,可达到快速止痛,而无温、触觉及运动阻滞,且可持续给药,满足产程需要。由于镇痛效果确切,使产妇在产程中生理内环境稳定,维持了正常肺通气,降低氧耗,减少了酸中毒,提高了胎盘供氧,有利于胎儿供氧及产妇产后恢复,操作使用特殊器械(穿刺针、微量泵)用药量少。产程中有麻醉科、产妇双重监护,提高了医务人员安全意识,因而增加了母婴安全系数,所以作者认为低浓度盐酸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产科镇痛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方式,并能有效地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华芬,乐杰.无痛分娩的近期动态[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98(25):241-242
  [2
姚天一.分娩镇痛对提高围产质量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2)67
  [3
金沐,孙来保.罗比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200128(3)148
  [4
李仲兼.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66330-331



[ 本帖最后由 李任 于 2009-2-1 15:23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2#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13:22:25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是下载的两篇文章,同是联合做无痛分娩术,而芬太尼的用量却相差这么大
我们平时一般手术腰麻时给芬太尼是20---25UG,不知在分娩镇痛那个正确,请同志们分析一下

第一篇

蛛网膜下隙并硬膜外隙麻醉对分娩的镇痛效果
http://www.100md.com 齐鲁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第14卷
本篇文章来自<A href='http://www.100md.com'>百拇医药网</a> 原文链接:http://www3.100md.com/htmlconten ... 99/02/01/24/541.htm
单位:许 茜 青岛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青岛 266012);吴运平 青岛医学院物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分娩;麻醉,产科;镇痛
    齐鲁医学杂志/990213 【摘要】 ①目的 探讨联合麻醉对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科质量的影响。②方法 对100例产妇分娩时实施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联合麻醉(观察组),并与100例未实施麻醉者(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uc=12.24,P<0.01),但器械助产率明显增加(χ2=4.57,P<0.05)。两组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001~0.019,P>0.05)。④结论 联合麻醉能使产妇在完全无痛下完成分娩,且对产科质量无影响,为目前无痛分娩的一种好方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R714.3
        1996年12月~1997年9月,我院将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联合麻醉(以下称联合麻醉)用于产妇分娩,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产程开始进入活跃期要求无痛分娩且无禁忌证的100例产妇(年龄25.4~35.0岁),于宫口开大2~4cm时实施联合麻醉(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未实施麻醉的100例产妇(年龄24.5~36.0岁)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1.2 麻醉方法
    取腰3~4椎间隙穿刺硬膜外腔成功后,将一特制细长针(25~29G)置于硬膜外穿刺针空芯中,穿入蛛网膜下腔,芬太尼2.5μg,布比卡因2.5mg一次注入,取出长针,见无脑脊液外流,置管于硬膜外腔,适时接微量泵,持续滴注0.625~1.250g/L布比卡因加1~2mg/L芬太尼,滴速为10mL/h左右。每人用量不超过40mL.宫口开全后,降低注药速度,胎儿娩出后停止注药。
    2 结 果
    2.1 镇痛效果〔1〕
    按WHO疼痛分级标准判定镇痛效果,0级:无痛,腰酸,稍有不适;Ⅰ级:酸痛可忍受,微汗或不出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Ⅱ级:明显腰酸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仍可忍受(睡眠基本不受干扰);Ⅲ级:强烈腰酸痛不能忍受,喊叫、辗转翻身(不能睡眠)。结果显示,观察组全部在无痛状态下完成分娩,疼痛均为0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uc=12.24,P<0.01)。见表1.
    表1 两组镇痛效果的比较(例) 组 别
    n
    0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对照组
    100
    0
    0
    31
    69
    观察组
    100
    100
    0
    0
    0
   与对照组比较,uc=12.24,P<0.01
    2.2 对产程的影响
    观察组的活跃期产程较对照组缩短(t=2.41,P<0.05),第二产程较对照组延长(t=4.51,P<0.01);第三产程两组间无显著差异(t=1.26,P>0.05)。见表2.
    表2 联合麻醉对产程的影响(t/min,±s) 组 别
    n
    活跃期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对照组
    100
    145.88±84.84
    48.59±28.33
    5.67±2.00
    观察组
    100
    118.11±77.36*
    67.84±31.84**
    6.10±2.76
   与对照组比较,*t=2.41,P<0.05;**t=4.52,P<0.01
    2.3 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观察组产钳助产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57,P<0.05),剖宫产者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19,P>0.05)。见表3.
    表3 联合麻醉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例) 组 别
    n
    自产
    产钳
    剖宫产
    对照组
    100
    78
    7
    15
    观察组
    100
    64
    18*
    18
    与对照组比较,*χ2=4.57,P<0.01
    2.4 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分别为(242.50±91.84)mL和(223.65±56.08)mL,其中产后出血量≥400mL者两组分别4例和3例,差异无显著性(χ2=0.008,P>0.05)。
    2.5 对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均为4例,差异无显著性(χ2=0.001,P>0.05)。
    3 讨论
    任何麻醉镇痛药对产妇全身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影响产妇呼吸而产生高碳酸及低氧血症,改变产妇心血管及血流动力学状态等〔2〕。蛛网膜下腔麻醉镇痛起效快、效果满意,但持续时间短,难以满足全产程无痛的需要,且常伴有血压下降、恶心呕吐、麻醉后头痛等不良反应。而硬膜外腔麻醉有阻滞不完善,用药量大等弊端。联合麻醉的优点在于:①对药品的性质及药物剂量进行了严格筛选,符合临床镇痛用药采用最小有效量的原则;②结合给药途径作用互补,取长补短,使产妇完全在无痛状态下完成分娩;③特制细长针及微量泵控制给药、细致的操作技巧、严格的麻醉平面控制,有效地防止了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及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分娩极早期,椎管内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可减少产妇宫缩的频率及降低宫缩的强度。但是一旦产程活跃,椎管内麻醉对子宫收缩就失去了效力〔3〕。因此,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开始时间以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2~3cm时为宜。应用过早,有抑制宫缩使潜伏期延长之弊端,且用药累积量大;应用过晚,则失去了无痛分娩的意义。麻醉应用得当,产妇完全无疼痛之苦,可大大减少机体释放儿茶酚胺,有效地防止不协调宫缩的发生,使宫缩保持其正常的极性、对称性及节律性,有利于产程进展〔4〕。联合麻醉虽然对产程活跃时的宫缩不产生抑制作用,但可产生下半身的麻痹而影响产妇屏气用力。在宫口开全后应停止给药,从多方面保证麻醉对痛觉神经的抑制,减少对运动神经的影响,以防止第二产程延长。但本组第二产程延长,考虑与实施麻醉后产妇卧床不利于胎头完成内回转有关。
    本文结果显示,联合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镇痛作用快,效果满意,不增加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不影响胎盘的剥离,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安全性强,不失为一种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 金志魁,金 松,陈翠华,等.曲马多在产科镇痛方面的应用及其对胎儿安全性的研究.实用妇产科杂志,1992,8(6):300
    2 樊高荣,董 悦.产程中的药物镇痛.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3):120
    3 王德智.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2,8(6):284
    4 毛菊芳.硬膜外阻滞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13(3):122

第二篇
分娩镇痛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需要 【麻醉及疼痛专业讨论版】
现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华麻醉学会委员,广东省麻醉学会主任委员,中华疼痛学会委员,麻醉与镇痛学副组长,《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编委,广东省疼痛学会顾问,国际疼痛杂志《Acute Pain》编委。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承担副主编与参编专著5部,在美国IARS及欧洲ESA、世界麻醉会议(WCA)等会议上宣读或交流论文多篇。
  “分娩必痛”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传统观念。随着经济发展、文化、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妇女不愿意接受这种观念,要求分娩无痛,“平平安安,舒适无痛苦状态中分娩”是当今产妇的心声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提高与优化分娩镇痛的质量, 是当今麻醉医师、产科医师及各级领导的共同奋斗目标。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1 分娩镇痛符合我国国情

  当前,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又是实行计划生育国家,独生子女是宝贝,近年来剖宫产势头有所增加,然而剖宫产并非正常状态下解决分娩的一种方法,存在对妇女一定的损伤,且有一定的危险性,甚至死亡。据James CF(1992)报道[1],剖宫产的病死率大约是阴道分娩的4倍,尤其施行全身麻醉情况下比椎管内麻醉为多。我国近年来产科与麻醉技术不断提高与发展,剖宫产在今天是相当安全的。尽管如此,美国提出剖宫产率2000年的目标为15%左右,而90年代剖宫率约为22%~25%[2],某些地区甚至更高。可以想象,除异常情况之外,阴式分娩方式仍然是今后的主要方向。

2 分娩镇痛过去存在的问题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2.1  分娩镇痛的过去状况 据调查,分娩痛是绝大多数产妇难于接受的。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寻找各种镇痛方法。1953年,英国医生John Snow用氯仿(chloroform)成功为英国女皇Queen Victoria分娩镇痛[3]。1901年阿片类镇痛药吗啡已被介绍用于分娩镇痛,但因对母婴的不安全而很快被淘汰。1899~1907年,Bier和Tuffier广泛应用麻醉技术作分娩镇痛,但由于存在呼吸功能严重影响,低血压头痛发生率高等而放弃,1941年笑气/氧(N2O/O2)混合气吸入作为一种较安全的分娩镇痛方法,通过输出N2O/O2装置,产妇自己控制吸入而减轻阵发性宫缩痛,这种方法延至8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仍在广泛使用。由于N2O呼出导致空气污染且其真正分娩镇痛效能有限,90年代已很少应用。1964年首先在美国开展连续性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至今已有20 a历史,大大地提高分娩镇痛的效果与质量。其他镇痛方法:包括精神预防性分娩镇痛法(1933年Read提出);50年代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及腹部按摩方法; 70年代美国Klaus M医生,倡导Doula陪伴分娩;1996年WHO倡导爱母分娩行动; 1997年国际母亲安全技术磋商会议提出母亲安全十项要点中强调产程中陪伴的重要性[4]。
  我国的针刺镇痛分娩、水针穴位注射[5]等方法,至近年来我国麻醉医师及妇产科医师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开展分娩镇痛的研究; 采用PCA方法,腰-硬联合镇痛,以及采用最新药物罗哌卡因(ropivacaine),表明了国内日益重视分娩镇痛的发展, 正形成分娩镇痛研究的热潮。
2.2 当前分娩镇痛临床存在的主要问题 理想的分娩镇痛应具备如下的特点[5]:①对母婴无影响;②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信,安全;③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分娩过程;④产妇清醒,可参予分娩过程;⑤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目前硬膜外麻醉镇痛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是:①镇痛起效较慢 , 部分镇痛效果欠佳;②少数病例运动神经阻滞过强,产程延长;③甚至造成剖宫率与助产率增加,这些问题与国外报道[6]一致。需要进一步探讨加以解决,才能使分娩镇痛的质量与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3 提高分娩质量的新知识与新技术

3.1  硬膜外镇痛对分娩产程的影响 使第一产程延长的原因:Cohen SE 1999年回顾性分析认为,选择产妇未作随机对照,可能存在偏倚;Kilpatrick等[7]分析2 000例正常分娩产妇中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大多数已存在产程延长,剧烈疼痛等情况,与正常难于比较。
  对第二产程影响与器械阴道助产率、剖宫率增加的看法:Thorp在早期研究中报道[8],硬膜外镇痛,助产率及剖宫率比正常高2~4倍,其原因有:①产妇本身的条件及紧张、焦虑、乏力;②催产素冲击性应用;③腹部肌肉松弛,自主用力不足;④剧烈的会阴痛;⑤产科医师的习惯与经验。
  说明硬膜外分娩镇痛存在问题与产妇状况、精神状态及采用的局麻药物浓度高,引起运动神经阻滞,肌力降低有关。
3.2 展望新的分娩镇痛方法与药物将有利于解决问题,提高分娩质量 (1)静脉自控镇痛(PCIA)法[9]:适用于不愿接受或不适宜硬膜外镇痛者,可达到中度镇痛及舒适,常用方法:芬太尼(fentangl)50~100 μg, iv,负荷量,配制成10~25 μg/ml,PCA一次为1 ml,镇定时间6~10 min。(2)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已得到国际妇女健康产科新生儿护理协会(AWHONN)的认可,并在广泛应用中。采用低浓度局麻药加阿片类药芬太尼,明显提高效果及降低助产与剖宫产发生率,方法:①首次负荷注药量达到足够镇痛效果;②采用0.125%布比卡因溶液加入芬太尼(2 μg/ml);③基础量(2 ml/h);④PCA一次量3.0 ml,锁定时间15~30 min。Parker[10]报道用0.125%布比卡因比0.25%布比卡因或0.375%罗哌卡因的助产率与剖宫率明显降低。Chestnut等[11]报道第二产程用低浓度0.062 5%布比卡因加低浓度芬太尼连续注入至娩出胎儿,发现效果良好,无副作用,对产程无影响。局麻药加阿片类药物之好处是:良好镇痛,减少局麻药浓度及用量,不产生运动神经阻滞,保持压力和扩张冲动的敏感性,分娩产程不受影响。“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 Mobile or Walking epidural”选择最新的局麻药物罗哌卡因中低浓度下产生“感觉与运动”分离良好镇痛而不影响肌力,所谓“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是当前最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采用0.15%~0.2%罗哌卡因3~6 ml/h连续输注。
  联合腰-硬镇痛法(CSEA)[12],此技术是采用25~27 G腰穿针经过进入硬膜外的管针而进入蛛网膜下腔,注入低浓度局麻药,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2.5 mg/ml,加芬太尼25μg,其后放置硬膜外导管,以便维持用药。此法的优点是起效快、安全、副作用少、随机性好等,柏学民等报道[13] ,该法取得相当好的效果。
  静注曲马多(tramadol)用于分娩镇痛,在国内外均有报道。由于曲马多不影响前列腺素(PGE)的分泌,有利于宫颈口扩张及子宫收缩增强等,应用静脉滴注100~150 mg,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加速产程。

作者简介 陈秉学,麻醉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参考文献

1,James CF. Meternal mortality. Sem Anesth, 1992, 11:76
2,James CF. Pain management for labor and delivery in the 90S. Regional Anesthesia, 1997, 14: 1
3,Aithen AR, Smith G. Textbook of Anesthesia. 2nd ed. Lodon: Oxford University Churchill Livingstone, 1990. 541
4,姚天一. 分娩镇痛对提高围产质量的重要性. 中国实用妇产与产科杂志,2000,16(2):67
5,靳家玉. 分娩镇痛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中国实用妇产与产科杂志,2000,16(2):69
6,Cohen SE. Does epidural analgesia slow labor and cases greater incidence of cesearen secction? IARS Refreshers Course, 1999. 12~14
7,Kelpatrick SJ, Laros RK. Charateristic of normal labor. Obstet Gynacal, 1989, 74: 85
8,Thorp JA, Parisi VM, Boylan PC, et al. Epidural analgesia and cesearean section for dystocia: risk factors in nulliparas. Am J Perinatal, 1991, 8: 402
9,Hawkins JL. New techniques for labor analgesia. IARS Review Course Lectures, 1998. 57:59
10, Parker PK. Influence of labor epidural management on outcome in obstetic. Reg Anesth, 1992, 17(Suppl):31
11,Chestnat DH, Laszewski LJ, Pollack KL, et al. Continous epidural infusion of 0.062% bupivacaine-0.002 2% fentanyl during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Anesthesiology, 1990, 72: 613
12,Collis RE, Dauier DWL, Aveling W. Randomised comparison of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d standard epidural in labor. Lancet, 1995, 345:1413
13,柏学民,李秀林,罗剑琴,等.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2):86

[ 本帖最后由 李任 于 2009-2-3 13:26 编辑 ]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1-24 21:21 , Processed in 0.16536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