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ermione_fang 于 2013-5-22 08:46 编辑
血液为再生能力很差的自然资源。临床用血紧张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从2006年到2010年五年内,北京用血量从93吨增长到141.9吨,而全国用血量从2277吨增长到3935吨。2011年上半年,北京市住院人数增加了10%,而献血人数减少了6%。造成用血量增加的因素包括,老年人手术量增加、手术理念的变更、姑息性手术的增加、新农合的实施及疾病谱的变化。输血可带来各种风险,如,肝炎、HIV感染、免疫反应等。另外对于心脏手术患者来说,异体血的输入可对短期或长期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合理用血的原则首先要明确输血的目的,即保证组织的氧供和补充血液成分改善凝血功能,而绝非是作为营养和扩容使用。血液保护需要多科室进行团队协作,从术前、术中和术后多环节出发,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制定多模式的血液保护操作规程。节约用血,科学用血不仅可缓解血源紧张,可将现有用血量降低。更重要的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根据中国国情对新一版美国胸外科学会血液保护指南1进行重点解读,希望能对我国心脏外科的节约用血有指导作用。
美国胸外科学会血液保护指南解读.pdf
(224.58 KB, 下载次数: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