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严重创伤、感染、脓毒症、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长时间心肺复苏及病理产科等疾病发病24小时后出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先后或同时发生的功能障碍或衰竭,即急性损伤患者多个器官功能改变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受损器官及系统包括肺、肾、肝、胃肠、心、脑、凝血及代谢功能等。器官直接损伤或者慢性疾病器官功能失代偿不能称为MODS。
第一节 病因和分型 一、病因 MODS是多因素诱发的临床综合征,但其基本诱因是严重的创伤和感染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再灌注损伤、过度炎症、蛋白-热卡缺乏和支持治疗本身引起的一些医源性因素。严重感染及其引起的脓毒症是MODS的主要原因,约70%的MODS由感染所致,但在临床上约半数的MODS患者未能发现明确的感染灶。外科大手术、严重创伤、休克在无感染存在的情况下也可发生MODS。在MODS发生过程中可有多个因素同时或相继发挥作用。 外科患者的MODS原发病因主要有:①严重感染;②创伤、烧伤或大手术;③心肺复苏后;④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⑤重症胰腺炎;⑥某些医源性因素,如大量输液、输血,抗生素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使用,各种有创监测和呼吸机应用等。如果患者合并有慢性器官病变,如慢性肾病、肝功能不全、冠心病,或者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应用免疫抑制剂、营养不良,遭受上述急性损害后更容易发生MODS。 二、发病过程与分型 感染或非感染等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刺激机体产生大量促炎介质,如细胞因子(CK)、补体(C)、凝集素、缓激肽(BK)、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氧化氮(NO)和氧自由基(OFR)等,引起机体炎性反应。若炎性反应维持在适当水平,则有利于感染的消除和机体的恢复;若炎症介质过量释放或失控,形成瀑布样连锁反应,导致机体防御机制过度激活而引起自身破坏,临床上称之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SIRS的临床诊断标准:具有以下四项标准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即可诊断为SIRS: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分;③呼吸频率>20次/分或PaCO2<32mmHg;④白细胞计数>12x10(9次方)/L或<4x10(9次方)/L或幼稚粒细胞>10%。危重患者SIRS发生率达68%~97.6%。其中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称为脓毒症;当合并一个或一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时称为重症脓毒症。SIRS也可由创伤、烧伤、休克、重症急性胰腺炎等非感染因素引起,进行性加重亦可导致MODS。因而,SIRS被认为是各种因素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共同途径。 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等刺激导致SIRS逐级放大加重过程中,随着促炎介质释放的增多,体内开始产生内源性抗炎介质,如白介素-4、10、11、13(IL-4、IL-10、IL-11、IL-13),防御素,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和生长因子(GF)等。适当的抗炎介质有助于防止或减轻SIRS引起的自身组织损伤和内环境紊乱;抗炎介质释放过量,则可发展为特异性的免疫系统障碍,对感染的易感性増高,导致代偿性抗炎性反应综合征(CARS)。CARS是导致机体在创伤或感染早期出现免疫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其后果包括:①使细胞因子由保护性作用转为损伤性作用,炎症过程失控,局部组织及远隔脏器均遭损伤,形成包括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内的MODS。②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严重受抑,从而引发严重感染,进一步诱发或加重ALI、ARDS或M0DS。正常情况下,机体炎性反应和抗炎反应二者保持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多种致病因素可诱发机体全身炎症反应和抗炎反应,当机体炎性反应占优势时,表现为SIRS;当机体抗炎反应占优势时,表现为CARS。机体炎性反应和抗炎反应失平衡可最终导致MODS。 MODS分为原发型(单相速发型)和继发型(双相迟发型)两型。原发型MODS是指由原始病因直接导致的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在原发损伤的早期出现,全身炎症反应较轻,如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器官功能障碍,直接肺挫伤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横纹肌溶解导致肾衰竭等。患者在原始病因作用后,引起机体发生SIRS,经治疗后病情可得到缓解并相对稳定;但如果在其后机体受到感染、输血、手术等二次“打击”,即可扩大或增强其反应进程,过度的炎性反应造成远隔部位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即继发型MODS。原发型MODS发展过程中,SIRS没有继发型MODS严重,预后相对较好。继发型MODS与SIRS引起的自身性破坏关系密切,往往在原发损伤的较晚期才发生,易合并感染,一般预后较差。
第二节 发病机制 总的来说,MODS不仅与感染、创伤等直接损伤有关,更与机体自身对感染、创伤的免疫炎性反应具有本质性的联系。机体遭受严重损害因子的打击,发生防御反应,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如果反应过于剧烈,释放大量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及其他病理性产物,损伤细胞组织,导致MODS。组织缺血-再灌注过程和(或)全身炎症反应是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二次打击所致的失控炎性反应被认为是MODS最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与MODS 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严重创伤,如复合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等,病程中常出现低血压,甚至低血容量性休克,严重感染患者虽然可能没有明显失血表现,但多存在低血容量过程,均可引起组织器官低灌流或灌流障碍,组织缺血缺氧,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受累的器官(如肠道)血灌流障碍可进一步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导致休克状态持续和不可逆性,终于引起MODS的发生。 恢复组织微循环灌注可诱发机体应激反应,释放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加压素等,引起血管收缩和微循环障碍,组织氧输送减少和氧利用障碍,造成ATP利用殆尽,无氧代谢产生大量有毒代谢产物。而ATP殆尽造成细胞功能的失调,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使钠、水在细胞内潴留,加上代谢物的堆积,造成细胞肿胀,细胞器失去功能,最终可导致细胞凋亡。 再灌注过程不仅对缺血器官,还将对全身造成更大的损伤。在再灌注过程中,产生多种黏附分子,使中性粒细胞黏附在血管内皮上,导致内皮损伤和中性粒细胞游离至血管外造成炎症,引发对局部与全身组织一系列伤害性反应;有害代谢产物经由血流到达全身,对全身各脏器造成伤害,而首当其冲者就是接受组织静脉血流的肺脏。再灌注时期由于能量不足不能将胞质中过多的Ca2+泵出或吸收入肌浆网,致使细胞内Ca2+浓度增加,加上由细胞外来的Ca2+使得细胞内Ca2+超载,同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自由基与不饱和脂肪酸作用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使膜受体、膜蛋白酶和离子通道的脂质微环境改变,从而改变它们的功能;由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细胞膜内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减少,生物膜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比例失常,膜的液态性、流动性改变,通透性增强。自由基使蛋白质的交联将使其失去活性,结构改变,导致器官或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及结构改变。 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与MODS 炎性反应学说是MODS发病机制的基石。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或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情况下,大量炎症刺激物(严重缺氧、内毒素、C3a、C5a)激活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炎症细胞活化(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产生大量炎症介质(TNF、IL4、IL-6、IL-8、PAF、LTB4、TXA2、PF3~4、ADP、P选择素、L选择素等)、氧自由基、溶酶体酶、凝血物质和过表达的黏附分子(AM)等。这些炎症介质进一步反馈活化炎症细胞,使炎症出现自我放大反应和损伤,同时刺激大量内源性抗炎介质生成,启动CARS。炎性反应本质上是机体抵御外界致病因素侵袭的保护性反应,适度的炎性反应及适当的体液介质对于机体抵御损伤、促进修复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炎性反应本身亦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当促炎和抗炎介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就会表现出对机体不利的一面。不当的全身促炎症反应导致休克、组织液漏出和凝血障碍,而不当的全身代偿性抗炎症反应导致免疫无反应性或免疫抑制。过度的促炎反应和抗炎反应最终会互相激化,使机体处于具有自身破坏性的免疫失调状态,导致MODS。 SIRS和CARS失衡导致MODS的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局限性炎性反应阶段:局部损伤或感染导致炎性介质在组织局部释放,诱导炎症细胞向局部聚集,促进病原微生物清除组织修复,对机体发挥保护性作用;②有限性全身炎症反应阶段:少量炎症介质进入循环诱导SIRS,诱导巨噬细胞和血小板向局部聚集,同时,由于内源性抗炎介质释放增加导致CARS,使SIRS与CARS处于平衡状态,炎性反应仍属生理性,促炎稍占“上风”,故为“有限性”的全身炎症阶段,目的在于增强局部防御作用;③SIRS和CARS失衡阶段:表现为两个极端,―个是大量炎症介质释放入循环,刺激炎症介质瀑布样释放,而内源性抗炎介质又不足以抵消其作用,导致SIRS;另一个极端是内源性抗炎介质释放过多而导致CARS。SIRS和CARS失衡的后果是炎性反应失控,使其由保护性作用转变为自身破坏性作用,不但损伤局部组织,同时打击远隔器官,导致MODS。 , 1、局限性炎性反应阶段:局部损伤再灌注或感染导致炎症介质在组织局部释放,诱导血液和组织中的炎症细胞活化,趋化并聚集在受损组织部位,杀死细菌,中和毒素,清除坏死细胞,促进组织修复。此时炎症介质的作用是抵抗病原体及清除异己抗原,对机体发挥保护性作用。在严重创伤和感染时,局部炎性反应是一种生理性的保护反应。同时机体启动了抗炎系统来保护自身,抗炎介质包括IL-4、IL-10、IL-1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转化生长因子(TG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其他未知因子。抗炎细胞因子可改变巨噬细胞功能,减弱抗原提呈能力,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甚至可以直接杀灭入侵微生物来保护机体。由此可见,该阶段对促进机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损伤或刺激较重或较久,或遭受“二次打击”则病程继续进展到有限性全身炎症反应阶段。 2、有限性全身炎症反应阶段:如果原发性致病因素导致机体损伤较严重,炎症介质和抗炎介质便出现在全身循环中。在重度创伤患者,大量组织损伤和失血失液会刺激炎症介质的释放;在感染患者,病原或外来抗原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刺激产生炎症介质。在此时期,作为机体对创伤和感染的一种正常反应,循环中出现大量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IL-6等,可促进炎症细胞表面黏附因子表达与趋化因子的生成,使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游走、聚集。同时,炎症介质会刺激机体产生代偿性抗炎症反应来抑制炎性反应,SIRS/CARS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和表现,也不会发生MODS。当原发病持续存在或有新的损害因素存在,进一步活化处于敏感状态的炎症细胞,导致炎性反应放大,有限的早期全身炎症反应将会发展成为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 3、SIRS和CARS失衡阶段:当炎性反应失去控制,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随之产生。全身炎症反应在本质上是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如果炎症持续发展甚至失去控制,则炎性反应由对机体的保护转变为自身破坏性作用,炎症介质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产生大量自由基,释放多种蛋白酶,诱导细胞凋亡,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全身炎症反应的产生机制目前主要的学说有: (1)二次打击学说:机体遭受第一次打击使炎症细胞处于致敏状态,此时如果病情稳定,炎性反应可逐渐消退;相反,若机体遭受第二次打击,使致敏状态的炎症细胞反应性异常增强,导致致敏的炎症细胞突破自我限制作用,通过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反应,使促炎介质泛滥。 (2)细胞代谢障碍:细胞高代谢、能量代谢障碍和氧利用障碍,是MODS和MOF的最根本原因。 (3)基因表达特性:患者遗传和基因表达的特征是决定某些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个体间差异的内在原因。炎症表达的控制基因具有多态性,提示个体基因特征在全身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微卫星多态性,到DNA拷贝数的多态性,众多研究显示白介素家族、防御素家族以及其他相关炎症介质的基因多态性与机体感染或创伤后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基因调控在炎性反应和MOD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也提供了诸多有意义的发现,其中核因子-κB(NF-κB)被证实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但其他转录因子如活化蛋白-1(AP-1)也对炎性反应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失控的炎性反应可导致以下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①低血压与氧利用障碍:在过度炎症状态下,内源性扩血管物质前列环素I2(PGI2)、BK、NO增加,导致全身炎症反应中循环阻力过低甚至休克,组织氧利用障碍。②心肌抑制:TNF-α、PAF、白三烯(LTs)等炎症介质均可抑制心肌收缩,降低冠状动脉血流量,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心脏射血分数和做功指数均明显降低。心肌受损伤,是直接导致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③持续高代谢和营养不良:遭受严重全身炎症反应的机体代谢具有自噬性的特点,表现为代谢紊乱,短期内大量蛋白被消耗而使机体陷入重度营养不良,组织器官以及各种酶的结构和功能全面受损,且这种代谢紊乱难以被外源性的营养支持所纠正。④内皮细胞炎性反应及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和器官水肿,氧弥散距离增加,加重组织细胞缺氧。⑤补体广泛激活:C3a和C4a升高,激活白细胞,血管通透性增加;C5a降低,C5a的保护性反应受到抑制,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对感染易感性增加。⑥血液高凝及微血栓形成:在重度全身炎症反应作用下,患者的血液系统处于高凝状态,血管内皮炎症和损伤使内膜下胶原裸露,极易导致微血栓形成,进一步加剧组织器官灌注障碍。严重患者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在SIRS的发展过程中,常常由于抗炎反应占优势,导致抗炎介质过量产生,机体出现CARS,CARS以免疫抑制为主。应激所致的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的释放,或外源性的儿茶酚胺可进一步影响T和B淋巴细胞的活性。创伤患者发生持续性免疫抑制时,其骨髓生成一种特异的单核细胞,它能产生高水平的TNF-α、IL-1及IL-6,进一步活化代偿性的促炎反应。CARS特点:T细胞免疫低下、无反应;抑制性T细胞增多;免疫提呈缺陷;巨噬细胞活化受到抑制;T细胞和B细胞凋亡增加。 持续的难以控制的炎性反应造成机体免疫失衡。持续发展的SIRS/CARS导致机体免疫失衡,造成MODS,并且增加了死亡的风险。淋巴组织发生细胞凋亡是导致损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直接原因。前述的NF-κB除能介导多种炎症介质转录表达外,也可通过调控与凋亡相关的重要基因表达来参与炎性反应过程。巨噬细胞凋亡后,其提呈抗原、细胞吞噬及介质合成等功能丧失将导致严重免疫功能障碍或CARS,如果巨噬细胞、粒细胞凋亡被延迟或凋亡后未被及时吞噬,将引起炎症的扩大,进而发生失控的SIRS和MODS。如果炎性反应和抗炎反应恢复平衡,免疫失衡的患者有可能重新恢复器官的功能。反之,最终将发生MODS。 三、肠道动力学说 肠道作为人体的消化器官,在维持机体正常营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肠道活跃地参与创伤、烧伤和感染后的各种应激反应,是MODS发生的动力器官。在脓毒症、多发创伤、休克等损伤后,肠道处于低灌注状态,加之长时间禁食等原因,导致黏膜屏障功能受到削弱或损伤,表现为肠黏膜萎缩、屏障功能受损,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大量细菌和内毒素经肠系膜淋巴系统及门静脉侵入,造成细菌移位及肠源性感染。同时,肝脏库普弗细胞、网状内皮系统在受到细菌和内毒素过度刺激后,还可以通过释放大量炎症介质、细胞因子、花生四烯酸、氧自由基等,相互介导、相互激活,形成瀑布效应,导致MODS。SIRS的患者可无明显的感染灶,但其血培养中见到肠道细菌,肠道可能是MODS患者菌血症的来源。因此,肠道是炎症细胞激活、炎症介质释放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炎性反应失控的策源地之一。从这一点来看,肠道动力学说实际上是炎性反应学说的一部分。
第三节 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监测 一、临床诊断及其分期 MODS患者多有创伤、感染、大手术等病史,且有SIRS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关器官的临床表现亦趋恶化。诊断MODS的主要诊断依据:①创伤、感染、大手术、休克、延迟复苏等诱发MODS的病史;②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③存在两个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将急性肾损伤(AKI)定义为符合以以下任一项者:48小时以内血肌酐增加≥26.μmol/L;或血肌酐增加达到基线值的1.5倍,已知或推测在之前的7天内发生;或尿量<0.5ml/(kg•h),持续超过6小时。
国内多器官功能衰竭诊断标准 循环系统:收缩压<90mmHg,并持续1h以上,或循环需要药物支持方能维持稳定; 呼吸系统:起病急,PaO2/FiO2≤200mmHg(已用或未用PEEP),X线胸片见双肺浸润,PCWP≤18mmHg,或无左房压升高的证据; 肾脏:血清肌酐浓度>177μmol/L,伴有少尿或多尿,或需要血液透析; 肝脏: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血清转氨酶在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或有肝性脑病; 胃肠道:上消化道出血,24h出血量>400ml,或不能耐受食物,或消化道坏死或穿孔; 血液系统:血小板计数<50x10(9次方)/L或减少25%,或出现DIC; 代谢:不能为机体提供所需能量,糖耐量降低,需用胰岛素;或出现骨骼肌萎缩、无力; 中枢神经系统:GCS评分<7分。
MODS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MODS病程可分为4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相应的临床特征。对MODS的分期是相对的;即使在同一发展阶段,各器官功能障碍的程度也非一致。例如在病程上,呼吸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很快达到衰竭程度(约1.8天±4.7天),而肝衰竭的发展需要较长的时间(约4.7天±5.5天)。
二、MODS的临床病情评估
MODS评分与预计死亡率 0 0% 9~12 25% 13~16 50% 17~20 75% >20 100% 在该评分标准中,器官或系统功能正常、功能障碍1、2、3级分别计0、1、2、3分,MODS定义为入院后48小时器官等级同时期评分相加总和≥4分。 三、临床监测和检查 1、基础监测:包括体温、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2、呼吸监测:①临床症状的观察:包括体位、呼吸肌的协调运动、呼吸频率、胸廓运动幅度、发绀等;②呼吸功能及呼吸力学的监测:包括潮气量、每分通气量、气道压力、最大吸气力、肺顺应性等;③床旁X线胸片检查,可每24~48小时复查一次;④动脉血气分析,可依据病情的进展情况,每日可定时或多次复查;⑤其他监测,如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有助于判断肺泡的弥散功能。必要时,还可进一步计算肺内分流(QS/QT)。 3、血流动力学监测:连续监测动脉压、CVP。放置漂浮导管可了解右房压、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等,同时测定心排出量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以了解氧供(DO2)与氧耗(VO2)的失衡趋势。脉搏指数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技术可微创快速获得每搏量变异(SVV)、心指数(CI)、周围血管阻力指数(SVRI)、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及血管外肺水容量指数(EVLWI)等功能性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助于重症患者的临床评价和治疗决策。床旁心脏超声技术可无创测定心功能参数,临床可对重症患者容量状态、液体反应性、心脏功能进行快速以及重复检查和评估,并且动态指导治疗。 4、心电图监测:缺氧、低血压或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易发生心律失常,因此很有必要连续监测心电图。 5、内环境监测:包括pH、剩余碱、动脉血乳酸、电解质以及血浆渗透压等。 6、肾功能检查:①尿量、尿比重及尿渗透压:不仅反映肾功能情况,且能为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提供参考;②血钾和血、尿肌酐和尿素氮测定。 7、肝功能检查:除了胆红素外,还有肝脏酶谱如sGOT、LDH、sGPT等,以反映肝实质受损的程度。 8、凝血功能检查:感染的患者血小板计数降低,甚至<10x10(9次方)/L,故临床上应予注意。其他包括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 9、胃肠道功能监测:包括观察有无腹胀、腹泻、腹痛及肠鸣音变化情况,胃液颜色及隐血试验;胃黏膜pH(pHi)可敏感地反映胃肠道微循环的情况。 10、Glasgow昏迷量表:该表是临床上实用的监测患者意识的简单方法,其最高15分,最低3分,分数愈高意识状态愈好。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亦用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 11、血清降钙素原(PCT):PCT是反映感染的敏感指标,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可反映机体应激水平的高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MODS的严重程度。
第四节 MODS的防治原则 一、MODS的预防 MODS重在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说预防是MODS的最好治疗。防治MODS的关键之一是识别高危患者。最佳治疗方法应该个性化,但是整体目标是减少进展到MODS的风险,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实施:①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最佳支持治疗;②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③提供早期的肠内营养。 1、早期而充分的复苏,重视患者全身器官功能状态尤其是循环和呼吸功能的调控 (1)对于创伤、休克患者要尽早、充分、有效地实施复苏,争取在6小时内达到复苏目标,最大限度地保护器官功能,特别是对原有病损器官的保护是预防MODS的关键,积极的液体复苏可使患者器官损害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存活率明显增加。脓毒性休克患者在早期复苏最初6小时内的复苏目标包括:①CVP8~12mmHg;②MAP≥65mmHg;③尿量≥0.5ml/(kg•h);④中心静脉(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65%。在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前6小时内CVP达标,而ScvO2或SvO2未达到目标值时,应输入浓缩红细胞(RBC)使血细胞比容(Hct)>30%和(或)给予多巴酚丁胺[不超过20μg/(kg•min)]以达到该治疗目标。 (2)早期加强肺的管理:MODS首发器官常常是肺脏,应注意防治肺部并发症,加强通气管理,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严重低氧血症、ARDS和急性肺损伤等患者,给予机械性通气的目的在于保持机体内稳态平衡,充分供氧和CO2排出,缓解超负荷的呼吸做功,和避免扩大肺损伤或影响肺组织的修复。传统ALI/ARDS通气策略是采用较大水平的潮气量(10~15ml/kg)促进萎陷的肺泡复张,维持正常的动脉血气,以最小的PEEP达到足够的动脉氧合。近年的研究显示,传统的通气策略存在片面性,对机体有害,易导致肺泡过度膨胀,引起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包括气压伤、容积伤和萎陷伤等。而VILI可进一步导致MODS的发生。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包括:小潮气量使平台压<30cmH2O,避免VILI,PEEP通过氧合指数指导设置在中等水平,维持SaO2在90%,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等。 (3)尽早发现SIRS的临床征象,明确诱发病因,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炎性反应的扩大。 2、预防和控制感染 (1)对创伤和感染患者,应及时、彻底清除无血流灌注和已坏死的组织,充分引流,给予有效的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扩散。 (2)严格无菌操作,控制侵入性操作,减少感染危险。 (3)选择性肠道去污染:使用对大部分潜在致病菌(主要指兼性或需氧的革兰阴性菌)敏感、对专性厌氧菌不敏感和口服不易吸收的抗生素。其目的是通过抑制肠道中的革兰阴性需氧致病菌和真菌,预防肠源性感染。 3、胃肠道管理与营养支持 (1)早期肠内营养:早期肠内营养可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的发生,同时提供营养支持,满足机体高代谢的需要。 (2)使用抗生素应注意对肠道厌氧菌的保护,避免破坏肠道厌氧菌构筑的抑制肠道需氧致病菌易位的生物学屏障。微生态制剂有益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3)防治应激性溃疡:使用制酸剂、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药,不宜使胃内过度碱化,胃液pH控制在4~5之间为宜。 (4)添加药理营养素如谷氨酰胺,具有免疫调理作用,有助于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支持肠黏膜屏障结构与功能。 4、改善全身情况,维持内环境稳定:如尽可能地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状态处于正常状态,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或抑郁情绪等。 5、加强系统或器官功能监测:其目的是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器官功能紊乱及指导MODS的治疗。 二、治疗 由于对SIRS和MODS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其治疗策略仍然以支持治疗为主,支持治疗主要是纠正器官功能障碍已经造成的生理紊乱,防止器官功能进一步损害。 1、控制原发病: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实质上也就是MODS治疗的开始。及时有效地处理原发病,减少或阻断有害的介质或毒素释放,防治休克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如创伤患者应积极清创,并预防感染;严重感染的患者,必须清除身体各部位的感染灶、坏死组织、烧伤焦痂等,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胃肠道胀气的患者,要及时胃肠减压和恢复胃肠道功能;休克患者应快速和充分复苏,显性失代偿性休克和隐性代偿性休克均应该及早纠正,这对于维持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功能障碍器官的支持治疗:器官功能支持,尤其是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的支持,是治疗MODS最基本的方法。氧代谢障碍是MODS的重要特征之一,支持疗法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维持循环和呼吸功能的稳定,改善氧利用障碍,纠正组织缺氧。目前支持组织氧利用的手段有限,治疗重点在增加氧供和降低氧耗。氧供(DO2)反映循环、呼吸支持的总效果,主要与血红蛋白(Hb)、氧饱和度(SaO2)和心排出量(CO)相关,DO2=1.38xHbxSaO2xCO,MODS时最好维持DO2>550ml/(min·m2)。提高氧供的方法有:①通过氧疗的支持或机械通气(高频低潮气量通气,必要时采用PEEP)以维持SaO2>90%,增加动脉血氧合;②维持有效的心排出量(CI>2.5L/(min·m2)):适当地补充循环血容量,必要时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支持心血管功能;③增加血液携氧能力,维持适当的血红蛋白浓度是改善机体氧供的重要措施。一般认为,将血细胞比容维持在30%左右。降低氧耗的常用措施:①对于发热患者,及时使用物理方法和解热镇痛药等手段降温;②对合并疼痛和烦躁不安的患者采取有效的镇静和镇痛措施;③对于惊厥患者,需及时控制惊厥;④呼吸困难患者,可采用呼吸支持的方法,减少呼吸做功。 3、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院内感染及肠源性感染。脓毒症休克和严重脓毒症的最初1小时内,应该尽早输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前应该进行病原菌培养,但不能因此而延误抗生素的给药;初始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应该包括一种或多种药物,且对所有可能的病原体[细菌和(或)真菌]有效,而且能够在可能的感染部位达到足够的血药浓度。抗生素治疗应该每日进行再评估,以确保获得最佳的疗效,同时应防止耐药的发生、减少毒性并降低治疗费用。对已经或可能由假单孢菌感染引起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应该联合使用抗生素;对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应该经验性地联合使用抗生素。严重脓毒症患者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不宜超过3~5天,一旦获得药敏试验的结果,应该尽快降阶梯治疗,改用最有效的单药治疗。抗生素治疗的疗程一般为3~7天。对于临床反应较慢、感染灶无法引流或免疫缺陷(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延长疗程。如果证实目前临床症状是由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应该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以尽可能减少产生感染耐药病原体或发生药物 相关副作用反应的可能性。 4、代谢支持和调理:MODS患者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表现为以高代谢、高分解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需要按照高代谢的特点补充营养,并且对导致高代谢的各个环节进行干预。代谢支持和调理的要求如下: (1)恰当的能量供给:随着对应激后代谢改变认识的深入,重症患者早期能量供给原则由“较高能量供给”的观念转变为“允许型低热卡”,以免造成过度喂养及加重对机体代谢及器官功能的不良影响。早期供给20~25kcal/(kg·d)的能量,是多数重症患者能够接受的营养供给目标。注意氮和非蛋白氮能量的比例,使热:氮比值保持在100:1左右,提高支链氨基酸的比例。蛋白质:脂肪:糖的能量供给比例一般要达到3:4:3,使用中、长链脂肪酸以提高脂肪的利用,并且尽可能地通过胃肠道摄入营养。 (2)代谢调理:是从降低代谢率和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角度,应用某些药物干预代谢。常用药物有环氧化酶抑制剂、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等。 (3)血糖控制:一般认为,维持重症患者血糖在4.4~6.1mmoI/L(80~110mg/L)可降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2008年SSC指南对于血糖控制目标的相对宽松,建议维持血糖≤8.3mmol/L(180mg/L)。 5、激素治疗:危重症患者常因应激状态下血清皮质醇水平不足被描述为“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RAI)。RAI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现有证据表明是由于细胞因子介导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导致肾上腺轴抑制。脓毒性休克患者,尤其是对液体治疗和血管活性药物反应不好的患者应该考虑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200mg/d,≥7天)。严重早期ARDS的患者推荐应用中等剂量的甲泼尼龙[1mg/(kg•d),≥14天]。 6、免疫调理治疗:代偿性抗炎性反应综合征(CARS)假说,指出脓毒症和MODS的发生和发展是机体促炎与抗炎机制失衡所致,在两者交替制衡后,抗炎机制往往占优势,并导致免疫抑制。该假说为研究脓毒症与免疫功能紊乱奠定了基础,但临床免疫治疗脓毒症和MODS的可行性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7、血液净化治疗:血液净化技术指各种连续或间断清除体内过多水分、溶质方法的总称,该技术是在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血液净化方法有肾脏替代治疗、血液灌流、免疫吸附、内毒素吸附和血浆置换等。目前应用最多的是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CRRT已用于严重创伤、重症急性胰腺炎、脓毒症、中毒和MODS等危重症的救治。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能比较精确地调控液体平衡,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小,使机体内环境稳定,便于积极的营养和支持治疗;直接清除致病炎症介质及肺间质水肿,有利于通气功能的改善和肺部感染的控制,改善微循环和实体细胞摄氧能力,提高组织氧的利用。 8、低温治疗:浅低温具有减轻炎性反应,减轻缺血后内皮细胞损害,减少活性氧生成,保护组织抗氧化能力等作用。浅低温能通过抑制过度炎性反应多个环节而产生有益效应。 9、中医药治疗 10、整体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