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主要目的是供给细胞代谢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因原发疾病特点和高代谢状态,重症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其“自噬代谢”使脂肪和瘦体组织(肌肉)大量丟失,并使免疫功能下降,从而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营养不良在病情危重时常常被忽视或治疗不足,并与住院时间延长和死亡率增加明显相关。
第一节 基本营养素 正常人每日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保证机体的生长和发育、补充代谢的消耗以及增强抗病能力和延长寿命。食物中所含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并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成分称为营养素。 一、能量与营养素 正常饮食中应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水七种营养素。糖类(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主要提供热源,蛋白质主要提供氮源。正常成人在基础情况下需要消耗的热量约为25~35kcal/(kg·d);随着体力活动强度的加大,所需要的热量也相应增加。 机体的能量储备包括糖原、蛋自质及脂肪。其巾1g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可提供4kcal(1kcal=4.2kJ)的热量,1g脂肪可提供9kcal热量,1g蛋白质可提供4kcal热量。成人体内储备的糖原量很少,共约300g,仅能储备的热量约为1200kcal,只够消耗12小时。脂肪是能量的主要来源,成年人体内总储量约15kg。蛋白质在体内无储备,均为各组织器官的组成成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饥饿或应激状态下)可作为能源被消耗而造成组织器官功能受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后提供的热量各占总热量的百分率分别为45%~55%、35%~45%和10%~15%。 1、蛋白质:蛋白质不作为能量供应物质,其功能包括:维持、修补和更新机体组织,合成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酶和激素)以及构成抗体等。提供热量对于蛋白质合成极为重要,只有热量充分保证,才会有正常的蛋白质合成。正常机体的蛋白质需要量为0.8~1.0g/(kg•d),相当于氮量0.15g/(kg·d)(蛋白质量=6.25x氮量)。应激、创伤时蛋白质需要量増加,可达1.2~1.5g/(kg·d)。在营养支持时,为达到最佳节氮效应,非蛋白质能量(kcal)/氮(g)的比值(NPC:N)建议应为130:1(100:1~150:1)。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必需氨基酸(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两类。EAA指8种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与色氨酸。有一些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的合成率很低,当机体需要量增加时需体外补充,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例如精氨酸、谷氨酰胺(Gln)、组氨酸及半胱氨酸等。Gln有降低高分解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加快创面愈合等多种功效。在创伤等应激状态下很容易发生Gln缺乏,导致小肠和胰腺萎缩、肠黏膜屏障功能减退及细菌移位等。 2、糖类:葡萄糖是机体可直接利用的主要能量物质。除能提供热量和节省蛋白质外,它与磷酸、碱基组成的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重要成分。而糖类和蛋白质结合生成的糖蛋白是构成软骨、骨骼和角膜的组成部分。肝糖原的大量合成能增强肝细胞的再生,促进肝脏的代谢和解毒作用。经过消化作用,多糖与双糖最终都以单糖形式被吸收,所有单糖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主要用于提供能量,也合成糖原储备在肝脏和肌肉。一部分单糖、多糖及其衍生物不能直接被人体消化酶分解并吸收,这类糖类又称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经结肠内细菌发酵作用,可产生短链脂肪酸。膳食纤维可促进结肠对水和电解质的重吸收;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预防腹泻和便秘;并可增加粪便重量,改善便质。健康成人每日宜摄入纤维30g。在配制肠内营养时,膳食纤维是有益的添加成分。 3、脂肪:食物中的脂肪大多为甘油三酯形式。脂肪消化吸收后,一部分提供热量而消耗,另一部分以脂肪形式储存于皮下、腹腔、肌肉间隙和肾脏周围等,不仅起到构成机体组织的作用,还可维持体温,保护脏器;还有少数则以磷脂形式储存于肝细胞中。每日脂肪的供应量不能太多,正常成人每日脂肪总量不应超过40~50g,必需脂肪酸不低于总能量的3%,理想的亚油酸:亚麻酸约为5:1。摄入的脂肪除供应每日总热量的30%~35%外,其中的磷脂及胆固醇是神经组织的组成部分,还可促进一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与利用。 4、维生素:维生素(Vit)是人体正常代谢必需的有机物质,多数不能由体内合成。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前者包括维生素A、D、E和K,后者包括维生素C、B1、B2、B6、B12、H、烟酸、叶酸和泛酸等。极少量维生素即可满足人体需要,其主要来源是新鲜的蔬菜、水果。长期禁食的患者需静脉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 5、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主要包括钠、氯、钾、钙、铁、镁、磷、硫以及碘、铬、钼、铜、锰、氟、钴、锌、硒等微量元素。其功能包括:参与酸碱平衡调节;维持渗透压;参与物质经细胞膜的转运过程;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和肌纤维的兴奋与收缩;构成机体的组分如骨骼和牙齿等。 6、水:水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正常成人的每日需水量约为2500ml。只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保证机体正常摄取能量,并发挥正常生理功能。 二、营养状态的判定 营养不良患者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成人干瘦型营养不良,其主要原因是热量摄入不足,通常与全身炎症反应无关,常见于慢性疾病或长期饥饿的患者,如神经性厌食、食管狭窄引起的梗阻或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脂肪和肌肉消耗。第二类称为低蛋白质血症型或急性内脏蛋白质消耗型营养不良,其主要原因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常见于严重外伤、感染、大面积烧伤等引起的剧烈全身炎症反应,同时还可能伴有食物摄入量显著减少。该类型营养不良伴有生化指标明显异常,主要为血浆白蛋白值明显下降和淋巴计数下降。患者脂肪储备和肌肉块可在正常范围,因而一些人体测量指标仍可正常,但内脏蛋白质量迅速下降,毛发易脱落,水肿及伤口愈合延迟。该类型若不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患者可因免疫功能下降并发严重细菌和(或)真菌感染。第三类也是最为严重的一类称为混合型营养不良,该类型患者摄入的蛋白质和热量均不足,常见于疾病终末期。该类患者原本能量储备少,在应激状态下,体内蛋白质急剧消耗,极易发生感染和伤口不愈等并发症,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一)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 1、机体测量参数(如皮肤皱摺厚度和上臂中部周长等):常用于评估特定人群而非个体的营养状况。 2、生化检测指标:这些指标有其局限性。急性反应期白蛋甶水平下降迅速;血红蛋白受出血和骨髓抑制影响;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可能有一定帮助,但受患者水化状态的影响。 3、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BMI]:也用于评估营养状况(若BMI<18.5则认为体重偏轻),它是预测重危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但BMI不能反映危重患者急性营养状况的改变。 4、个体全身评估:这是普遍认可的测量营养状况的方法,其着重于病史和体检。采集病史的正确过程包括: (1)体重变化(3周内体重改变>5%或3个月内改变>10%)。 (2)食物摄入量变化。 (3)胃肠道症状。 (4)功能不全。 这些病史加上下列体检证据: (1)皮下脂肪丢失:尤其是胸部和三头肌部(BMI<20)。 (2)肌肉消耗:尤其是颊部、三头肌部和臀部。 (3)水肿。 (4)腹水。 尽管是个体化指标,但其具有可重复性,并且与多种情况下的死亡率相关。 (二)估算营养需求 主要营养物(如蛋白质、脂肪、糖类)应平衡地满足机体能量需求;而微量营养物(如维生素和矿物质)不提供能量,主要用于维持机体健康。营养需求估算通常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计算静息能量消耗所需要的热卡量:Harris-Benedict公式可用于估算每日需要热卡量的基础代谢率(BMR): 男性BMR(kcal/d):66+(13.7xW)+(5xH)-(6.8xA) 女性BMR(kcal/d):65.5+(9.6xW)+(1.8xH)-(4.7xA) 其中: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岁) 根据该公式计算结果,每日需要的热卡量约为25kcal/kg。此公式估算的是无发热的健康个体,因此需要根据应激水平加以调整。需调整的应激因素如下: 手术=1.2;饥饿=0.85~1;创伤=1.35;脓毒症=1.6;严重烧伤=2.1 若患者体温在37℃以上,每升高1℃,则BMR增加10%(最高到40℃)。 日常维持能量需求量=BMRx应激因素x1.25(增加的25%用于医院内活动;若患者是在呼吸机支持的麻痹状态或深度镇静状态下,则不用追加该额外的25%能量需求)。 2、计算蛋白质需要量 (1)正常情况下:蛋白质需要量为0.8~1g/(kg•d)(最多为60~70g/kg)。 (2)消耗/应激状态:轻度增加至1~1.5g/(kg·d),严重时增加至1.5~2g/(kg•d)。 (3)透析前的肾衰竭患者和肝性脑病患者蛋白质需要量减少。 3、计算非蛋白质(糖类+脂肪)成分 (1)用脂肪提供热卡可减少因葡萄糖过多而引起的风险,并且减少总液体量。 (2)因脂肪可能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反应,脂肪量应小于总热卡的40%。 (3)总热卡中至少有4%是由必需脂肪酸提供(亚油酸)。 (4)剩余热卡由糖类(葡萄糖)供给。 主要营养物质的热卡量(kcal/g)为:脂肪9;蛋白质4;糖类4;静脉输注糖3.4;1ml10%脂肪乳1.1。 4、计算微量营养物(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 (1)每日维生素需要量:维生素A 3300IU,维生素D 200IU,维生素E 10IU,维生素B1 3mg,维生素B2 3.6mg,维生素B3 40mg,维生素B5 15mg,维生素B6 4mg,维生素B7 60mg,维生素B9 0.4mg,维生素B12 5mg,维生素C 100mg;维生素K 2~4mg/周。脓毒症患者大量丢失维生素A,需要大量补充。 (2)每日电解质需要量[mmol/(kg·d)]:Na+ 1.0~2.0;K+ 0.7~1.0;Ca2+ 0.1;Mg2+ 0.1;Cl- 1.0~2.0;PO4- 0.4。若机体钾、镁、锌、磷和硫较低,则可出现分解代谢和瘦体组织丢失。 (3)每日微量元素需要量(mg/d):铬10~15;铜500~1500;锰150~800;硒30~60;锌2500~4000。严重烧伤患者经渗出液大量丢失铜、锌和硒,严重创伤患者经引流液大量丢失锌和硒,因此应注意相应地补充。 另有一些单位利用体重指数(BMI)来估算营养需求。
第二节 营养支持的选择 营养不良、严重创伤、严重感染或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等均为营养支持的适应证。营养支持的途径首选胃肠道营养;不能或不愿意口服或胃肠道需要休息者,才选择胃肠外营养。在进行营养支持时需注意营养物质的全面供给,并且需在动态监测下根据病情需要和患者耐受情况调整营养方案。同时,必须定期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估,最终达到既满足患者的代谢需求,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营养支持的具体实施过程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即根据患者基础情况、疾病种类以及治疗效果等不同而异。但是对于危重患者来说,只要掌握主要原则,即能减少手木后并发症、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危重患者生活质量,称为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
第三节 肠内营养 “只要胃肠道有功能,就利用它”已成为临床医师的共识。肠内营养(EN)应用指征:胃肠道功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但不能经口正常摄食的重症患者,应优先考虑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无论是在支持效果、费用、安全性,还是可行性方面都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当重症患者出现肠梗阻、肠道缺血时,肠内营养往往造成肠管过度扩张,加重肠道血运恶化,甚至肠坏死、肠穿孔;严重腹胀或腹腔间室综合征时,肠内营养增加腹腔内压力,腹内高压将增加反流及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并使呼吸循环等功能进一步恶化,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肠内营养。对于肠内营养后出现严重腹胀、腹泻,且经—般处理无改善的患者,建议暂时停用肠内营养。 与延迟肠内营养比较,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改善营养摄取,减少住院费用。通过优化的肠内营养管理措施(如空肠营养、促胃肠动力药等),可行早期肠内营养。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重症患者应尽早使用肠内营养。早期肠内营养通常指“进入ICU24~48小时内”,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无肠内营养禁忌证的情况下开始进行。 (一)肠内营养的途径 肠内营养的途径根据患者的情况可采用鼻胃管、鼻空肠、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术中胃/空肠造口,或经肠瘘口等途径进行肠内营养。 1、经鼻胃管途径:常用于胃肠功能正常、非昏迷以及经短时间管饲即可过渡到口服饮食的患者。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反流、误吸、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增加。 2、经鼻空肠置管喂养:优点在于因导管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使反流、误吸的犮生率降低,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增加。但是在喂养开始阶段。要求营养液的渗透压不宜过高。 3、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是指在纤维胃镜引导下行经皮胃造口,将营养管置入胃腔。优点是去除了鼻管,减少了鼻咽与上呼吸道的感染并发症,可长期留置营养管。适用于昏迷、食管梗阻等长时间不能进食,但胃排空良好的重症患者。 4、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是在内镜引导下行经皮胃造口,并在内镜引导下,将营养管置入空肠上段,可在空肠营养的同时行胃腔减压,且可长期留置。其优点除减少鼻咽与上呼吸道的感染并发症外,可降低反流与误吸风险,并在喂养的同时可行胃十二指肠减压。尤其适合于有误吸风险、胃动力障碍、十二指肠壅滞症等需要行胃十二指肠减压的重症患者。 (二)肠内营养制剂 为适合机体代谢的需要,EN制剂的成分均很完整,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或其分解产物,也含有生理需要量的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制剂分粉剂及溶液两种,前者需加水后使用。此外,还有可供选择的高能量配方和高氮配方,前者以较少容量提供较高能量,适用于需限制液体入量的患者;后者氮卡比约为1g:313kJ(75kcal),适用于需补充大量蛋白质的患者。 EN制剂大致可分成两类: 1、以整蛋白质为主的制剂:其蛋白质源为酪蛋白或大豆蛋白,糖类源为麦芽糖、糊精,脂肪源为玉米油或大豆油;不含乳糖;溶液的渗透量(压)较低(约320mmol/L)。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者。 2、以蛋白质水解产物(或氨基酸)为主的制剂:又称要素膳,其蛋白质源为乳清蛋白水解产物、肽类或结晶氨基酸,糖类源为低聚糖、糊精,脂肪源为大豆油及中链甘油三酯;不含乳糖; 渗透量(压)较高(470~850mmol/L)。适用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者。但由于该类配方的高渗透压趋于吸引游离水进入肠腔而易腹泻,应用时需加强护理。 有些制剂中还含有谷氨酰胺、膳食纤维等。新产品还有适用于严重应激、糖尿病、癌症的制剂,以及增强免疫的制剂。还有可供选择的特殊疾病配方,如肝病:低钠且蛋白质含量减少,以减少肝性脑病发生;肾病:低磷、低钾和高热卡(2kcal/ml),以减少液体入量;呼吸疾病:高脂肪含量,以减少CO2的产生。 (三)肠内营养的管理与肠道喂养安全性评估 重症患者往往合并胃肠动力障碍,头高位可以减少反流与误吸及其相关肺部感染的可能性。 经胃营养患者应严密检查胃腔残留量,避免误吸的危险,通常需要每6小时后抽吸一次胃腔残留量,如果潴留量≤200ml,可维持原速度;如果潴留量≤100ml,可增加输注速度至20ml/h;如果残留量≥200ml,应暂时停止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 在肠内营养输注过程中,以下措施有助于增加机体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对肠内营养耐受不良(胃潴留>200ml、呕吐)的患者,可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肠内营养开始营养液浓度应由稀到浓;使用动力泵控制速度,输注速度逐渐递增;在喂养管末端夹加温器,有助于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 (四)肠内营养并发症 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支持更安全易行,但是也可因营养剂选择或配制不合理、营养液污染及护理不当等因素而产生一系列相关并发症。 1、机械性并发症:主要与喂养管的放置、柔软度与所处位置以及护理有关,包括鼻咽部和食管黏膜损伤、喂养管阻塞等。 2、感染性并发症:反流误吸可导致吸入性肺炎,多见于经鼻胃管喂养者。原因包括:①胃排空迟缓;②恶心、呕吐引起喂养管移位;③体位不佳,营养液反流;④咳嗽和呕吐反射受损;⑤精神障碍;⑥应用镇静药及神经肌肉阻滞剂。预防措施包括:抬高患者头部30°~40°;在每次输注前抽吸并估计胃内残留量,大于200ml时,应暂停输注,必要时加用胃动力药物;将喂养管置于幽门以下或经空肠内输注。 3、胃肠道并发症:肠内营养时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腹胀、肠痉挛、便秘和腹泻等胃肠道并发症,其中以腹泻最为多见,约占肠内营养患者的5%~30%。这些胃肠道并发症可能与肠内营养剂的类型、营养液的高渗透压、营养液的输注速度过快和温度过低以及营养液污染等因素有关。防治措施包括:①添加肠道益生菌制剂;②选用适合于个体的营养制剂;③调整渗透压,逐步递增营养液的浓度和剂量;④控制滴速,最好应用输液泵控制;⑤调节营养液的温度;⑥必要时应用止泻药。 4、代谢性并发症:胃肠道具有缓冲作用,因此肠内营养时较少发生代谢性并发症。密切监测和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方案或输注方式可防止高血糖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四节 肠外营养 胃肠外营养(PN)的适应证包括:①胃肠道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②由于手术或解剖因素,禁止利用胃肠道的重症患者;③存在尚未控制的腹部情况,如腹腔感染、肠梗阻、肠瘘等。存在以下情况时,不宜给予肠外营养支持:①早期复苏阶段、血流动力学尚未稳定或存在严重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②严重肝衰竭、肝性脑病;③急性肾衰竭存在严重氮质血症;④严重高血糖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一)肠外营养的途径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可选择经中心静脉和经外周静脉营养支持。如提供完整充分营养供给,ICU患者多选择经中心静脉途径。营养液容量不多、浓度不高以及接受部分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可采取经外周静脉途径。 经中心静脉途径包括经锁骨下静脉、经颈内静脉、经股静脉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途径。锁骨下静脉感染及血栓性并发症均低于经股静脉和经颈内静脉途径。PICC并不能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对于全身脏器功能状态趋于稳定,但是由于疾病难以脱离或完全脱离肠外营养的ICU患者,可选择该途径给予PN支持。 (二)全胃肠外营养(TPN) TPN是指完全通过静脉途径给予适量的蛋白质(AA)、脂肪、糖类、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以达到营养支持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改善营养状况。重症患者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应掌握“允许性低热卡”原则[20~25kcal/(kg·d)];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增加[30~35kcal/(kg•d)]。 1、全胃肠外营养的一般原则 (1)葡萄糖是肠外营养中主要的糖类来源,一般占非蛋白质热卡的50%~60%,应根据糖代谢状态进行调整。 (2)脂肪补充量一般为非蛋白质热卡的40%~50%;摄入量可达1~1.5g/(kg•d),应根据血脂廓清能力进行调整,脂肪乳剂应匀速缓慢输注。 (3)肠外营养时蛋白质供给量一般为1.2~1.5g/(kg•d),约相当于氮0.20~0.25g/(kg•d);热氮比100~150kcal:1g。 (4)营养液的容量应根据病情及每个患者的具体需要,综合考虑每日液体平衡与前负荷状态确定,并根据需要予以调整。 (5)氨基酸和葡萄糖应同时滴注,以保证氨基酸能为机体所充分利用,以免作为热量被消耗。 (6)在较长时间不用脂肪乳剂的胃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应定期补充脂肪乳剂,以防发生必需脂肪酸的缺乏。 (7)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应作为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组成成分。创伤、感染及ARDS患者,应适当增加抗氧化维生素及硒的补充量。 最好将一天的营养液混匀配制在三升袋内,在24小时内匀速滴注。应用三升袋可简化输液步骤,减少输注管道,减少护理量;用特定的输液袋在无菌环境下全封闭配制,减少污染机会,避免气栓;各种营养物质相互稀释,降低浓度,降低渗透压,减少高浓度葡萄糖输注相关的并发症,减少胰岛素用量;各种营养物质均匀输入,利用率更高、更科学;能增进氮平衡,比单瓶输注更快达到正氮平衡。 2、全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全胃肠道外营养应用过程中可发生并发症,有些并发症相当严重,应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1)再喂养综合征:无论通过何种营养支持途径,严重营养不良或饥饿患者在最初开始营养支持数天内可发生再喂养综合征。其发生机制为:饥饿导致细胞内电解质丢失;跨膜泵功能下降和渗漏,使得细胞内贮存严重耗竭。当再次给予糖类时,电解质以胰岛素依赖形式向细胞内流动,导致血浆内磷、镁、钾、钙等水平快速下降。临床症状包括虚弱无力、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癫痫发作,甚至死亡。因此喂养必须缓慢开始,开始时给予所需热卡的25%~50%,4天后缓慢增加。同时应补充所需的电解质。开始喂养前经静脉给予维生素B1和其他B族维生素,至少连续给予3天。 (2)过度喂养:为逆转分解代谢状态有意识地过度喂养常伴有不良后果,可导致尿毒症、高血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肝硬化)、高碳酸血症(尤其是给予过多糖类时)和容量过多。胃肠外营养事实上常与过度喂养有关,有时甚至一些轻度喂养不足(约所需能量的85%)时也可能出现。 (3)高血糖症:高血糖症可与过度喂养相关,但通常并非由此引起。危重患者因未诊断的糖尿病或应激反应出现的胰岛素抵抗也可出现高血糖症。 (4)电解质紊乱和微量营养物缺乏:在需要长时间营养支持的患者中尤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和微量营养物缺乏。应加以密切监测与防治。 (5)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危重患者的胃肠外营养通常经中心静脉给予。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本身有一定的风险。 (6)脓毒症:胃肠外营养引起的过度喂养、不可控制的高血糖和感染可增加脓毒症的风险。营养袋必须消毒无菌,在开始使用24小时内须废弃。更换营养袋时须注意无菌操作,并且其中心静脉管路不能用于采血或给予其他药物或液体。 另外,胃肠外营养可诱发脂肪肝、肝硬化和无结石胆囊炎等肝胆疾病。
第五节 药物/免疫营养 为降低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建议在常规饮食中加入特殊营养成分以提高机体免疫反应。所谓的“免疫营养”的目标通常为胃肠道(如肠道细胞或小肠壁免疫细胞),以防止或减少菌群移位或细菌产生。 在重症患者中,用于快速新代谢细胞的热卡总量可能会成为某些正常免疫反应的限速因素。循环中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可能也会受饮食组成的影响。免疫营养物可提高免疫细胞的功能。给予含免疫营养成分的肠内营养配方可使一些ICU患者的感染率下降,住院周期缩短。但是对此仍存有争论,需要进一步研究。 有些ICU对免疫营养支持制定了指导原则。当患者入室24小时以上即开始免疫营养支持。免疫营养物主要包括精氨酸,Ω3、Ω6脂肪酸和核苷酸以及谷氨酰胺等。其各成分的作用为: 1、精氨酸可改善机体对细菌、病毒和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促进伤口愈合且增加蛋白质更新。 2、Ω3脂肪酸可通过增强中性粒细胞活性而增强免疫功能,并降低感染。 3、核苷酸是维持细胞完整和促进修复细胞生长的必需成分。 4、谷氨酰胺是机体中含量最多的氨基酸,在严重应激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可提高合成代谢,并且可能是重要的小肠生长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