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不是医疗系统的人不一定记得这天是护士节。
5.12,没经过那场地震的人不知道那是一场灾难。 对于我而言,这两者都是非常的熟悉。
那天天气很好,也许不怎么好,至少是个晴天吧!那天是护士节,应该每个科室的护士们都会收到一束鲜花,哪怕是以南丁格尔的名义,至少让不少人想起护士们为了病人的康复而贡献的青春和汗水。
但这些都与我无关,因为我是华西医院一名二年级的麻醉科住院医师。我常规早上七点三刻听完晨课就得赶到自己的手术间做麻醉前的准备工作。术前谈话、签字、抽药、准备麻醉机、吸引器等一系列工作需要将近半小时,我必须得在八点半左右开始为我的患者实施麻醉,然后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工作结束的时间就像女人的心思,你永远猜不到。但是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麻醉机总比我没有耐心,因为连续工作12小时,它就开始抗议报警了。加上一整天紧张的关注着患者生命体征,不时的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所以精神的疲惫使得我们只能记住工作日和休息日。所以,那一天的开始和平常一样无特别;那一天的后半段和后来的事情却令我终生难忘。
十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楚的记得那天下午我在二楼的骨科手术室做一台髋关节置换。两点过,安置假体的切面刚处理妥当,骨髓泥被均匀的涂在上面,臭的令人作呕的气味弥漫在整个手术间中。楼上或者是楼下,像推车没有打开刹车强推摩擦地面一样沉闷的轰隆声更加让手术间的人都显得有点烦躁。看骨髓泥的时间差不多了,骨科医生拿着假体正准备放置,突然病人动了,无影灯也晃起来了。“麻醉浅了?”外科医生第一反应,我也是一愣。因为十分钟之前刚追加过肌松药,难道肌松药无效?接着发现手术床、麻醉机都在移动起来了。“地震了!”有人大声喊到,所有的人都有点发懵。然后有人指挥向后靠着墙,别摔倒。我本来九站在麻醉机旁边,稍微向后退了两步就到墙边了,背靠着墙勉强站稳。一个手扶墙,一个手扶着麻醉机,还在担心万一麻醉机滑到一边会拉断呼吸管路,威胁患者生命。手术医生、护士、还有我都靠着墙不说话。我们的心情就像旁边的盐水柜子上的瓶装生理盐水一样,凌乱的在“跳舞”,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看着墙上的钟表,大约持续了一分多钟,震动停止了,我们第一想法就是赶紧完成手术结束工作。
听说那天全医院60多个手术间只有一名外科医生吓得跑出手术室出去躲难了。要知道震动结束后我走到手术外走廊上,家属等候区竟然空无一人。大难来临各自飞,他们都飞奔到医院中间的广场上躲难了,我们的医护人员竟然都没走出手术室。守护生命,对医护人员不止是说说,在危难面前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听说12、13楼手术室有盐水瓶掉下来的、盐水架翻到的,但是,我们的医护人员绝大绝大部分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曾离开一步。
也许有人认为这就是故事的全部,其实这只是故事的开始。
后续的救援才是问题的重点。
真正的灾区患者是在第三天左右送来的。前两天道路不通,救援队无法进入,也无法将患者运出来。通讯设施毁坏,真正的灾情报道并不太准确,实际情况更严重。
三天后,华西医院的走廊上,大厅里躺满了受伤人员。手术室24小时不停歇,持续救治受伤群众。
有人无法接受醒来后失去的一条腿而嚎啕大哭;有人醒来后为失去的亲人默默流泪;有人被救出来以后只想睡觉来补充体力消耗;也有人被救出来后还诚惶诚恐不敢睡觉,生怕睡着就再也醒不过来。
五月的四川已经有一点夏天的炎热,受伤的肢体,腐烂的味道弥漫在每个手术间,医院的每个角落。那种恶臭味深入骨髓,哪怕直到今天,每当我想起这件事,那种味道就好像还能闻得到。
每年到了5.12这一天,都会让我心里各位沉重,因为无法忘记那个天使与魔鬼的较量。
虽然我的白衣天使们在无时无刻不在捍卫生命的权利,守护人类健康,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是,我们的天使也需要这个社会的理解和体谅。因为有你们的支持,天使们才有更强的战斗力去战胜病魔和灾难。
5.12,天使与你共舞!
5.12,祝天使们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