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7. 多模式止吐预防在加速康复临床路径中的应用 将防治PONV纳入ERPs的常规管理 加速康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围术期理念395,396。2016年,美国加速康复协会(ASER)发布专家意见:“所有患者均应在围术期接受PONV预防;用于治疗和预防的药物数量取决于可变和非可变危险因素数量;应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实现多模式获益397。”本指南专家组同意上述意见。
针对特定手术类型的加速康复外科路径PONV管理 用于各种类型手术的ERPs包含了针对PONV管理的具体建议397,398。推荐使用降低呕吐基础风险因素的干预措施,例如使用丙泊酚TIVA、缩短术前禁食时间、给予碳水化合物、充分补液以及使用多模式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的镇痛方法399。我们建议所有ERPs患者应至少接受2种PONV预防药物,对于高危患者加用止吐药。应迅速而积极治疗已发生的PONV400。为了优化PONV管理,对于每种手术类型,均应考虑手术致吐因素、实施有效区域阻滞的可能性以及术后康复。
采用多模式PONV预防的结直肠癌ERPs可显著降低PONV发生率401,并降低再次入院的风险402。多个加速康复共识指南建议,为预防胃肠外科手术患者PONV,应采取常规的多模式方法联合降低基础风险的干预措施403,404。结直肠手术的ERPs也适用于胰腺手术405,406。
有文献综述407证实,乳腺癌手术前实施椎旁阻滞(PVB)可降低PONV发生率408,胸部神经阻滞(PECs)同样有效409。其他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非阿片类镇痛和多模式PONV预防258,410,411。
骨科手术ERPs中PONV管理的前瞻性数据有限412,疼痛和虚弱是导致出院延迟的主要原因413。一项“实施前-实施后”进行比较的前瞻性研究(103例与105例),采取包括多模式镇痛、阿片类药物替代镇痛和常规止吐预防措施在内的诸多方法,可显著降低POD 1的PONV(相对危险度= 0.57,95%置信区间[CI],0.43-0.76)414。
对于妇科/肿瘤外科手术,再次推荐常用的多模式PONV预防。区域阻滞(例如TAP阻滞)可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和术后疼痛,但并不能预防所有患者PONV415,416。
剖宫产术的危险因素包括椎管内麻醉、低血压、腔静脉压迫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手术刺激、使用宫缩药以及术后采取椎管内阿片类药物镇痛。多模式措施是预防PONV的标准方法417。
对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ERAS协会建议:使用微创手术、早期经口进食、积极使用止吐药、咀嚼口香糖、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和阿片替代药物镇痛,以减少PONV和术后肠梗阻的发生418。除止吐药外,超声引导下的液体管理也可减少PONV419和输尿管吻合术的支架植入率420-422。
最近一项关于心脏手术后ERPs的前瞻性观察研究显示,常规预防性静脉注射昂丹司琼并不能降低术后48 h的POV,仅能降低POD 3的恶心发生率,提示需要多模式预防423。
咽喉手术结束前2 h静注昂丹司琼(4 mg)和地塞米松(4 mg)预防PONV有效。424
多节段脊柱手术,实施多模式镇痛和多模式PONV管理可显著减少包括PONV在内的术后并发症231。
总之,已发表的ERPs中PONV管理策略与本指南中降低风险、预防和治疗的原则高度相似。因此,专家组一致认为本指南内容可应用于ERPs。
PONV的研究展望 自上一版指南发布以来,有大量PONV的研究发表,特别是围绕新的止吐药如氨磺必利、帕洛诺司琼和NK1受体拮抗剂等,以及评估PONV管理在ERPs中地位的研究。
另一方面,遵循PONV预防指南开展临床工作仍极具挑战。正如我们之前的指南和其他研究所推荐,多模式止吐作为常规预防措施越来越普遍3,382。
但很少有研究直接比较基于风险的“限制性”预防性止吐药使用与更宽松的多模式止吐药预防的疗效。
上一版指南发布后产生了许多新的止吐药组合方案。然而,由于缺乏针锋相对的比较,目前尚不清楚最佳的多模式预防方案和联合应用止吐药的最佳数目159,170,171,288。Weibel等学者102正在进行一项网络荟萃分析,评价单一疗法及联合疗法的疗效,他们的发现可能会为某些联合疗法之间的疗效比较提供启示。对于已发生的PONV的最佳联合治疗,也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迫切需要对常见的联合疗法进行直接比较。
同时值得期待的是非药物干预措施(例如PC6穴位刺激)。虽然已证明PC6穴位刺激可降低PONV的风险,但尚不清楚其作为多模式治疗的一部分时是否有效。此外,还有许多刺激方式,例如针灸、穴位按压、针刺或经皮电刺激294。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区别不同刺激方式的功效。
同样,尽管已证明围术期补液可降低PONV,但胶体和晶体如何选择存在争议74。此外,最佳输注量和时机尚不清楚。此外,开放性补液策略也可能与术后并发症增加有关425。需要更多研究评估补液和PONV的风险-获益比。
还有新的证据表明止吐药效能可能受基因多态性及基因表达(表观遗传学)的影响426。例如,细胞色素P450 2D6与部分5-HT3受体拮抗剂代谢有关,而超快速代谢表型可能导致昂丹司琼、托烷司琼和其他止吐药效能降低427。另一个例子是血清素-转运-连接的多态性区域的多态性,与PONV风险增加有关428。多巴胺受体-2基因的多态性也与PONV风险有关429。此外,有研究表明患者种族与PONV有关430,尚需更多研究证实。
最后,美国麻醉医师学会急性疼痛管理学组和本研究小组均主张使用P <0.01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假阳性结果的风险25。然而,最近的多数研究使用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我们强烈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使用P <0.01和可信区间;研究结果的临床相关性应视情况而定。
结论 更新后的PONV共识指南旨在为成人和儿童PONV管理提供基于证据的综合性临床建议。预防PONV应作为麻醉的组成之一,可通过风险评估、基础风险预防及药物预防来实现。本版指南的一个主要变化是:对于成年患者,专家小组建议对具有1或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实施多模式PONV预防,以减少预防不足的风险。但建议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和手术因素综合评估多模式预防的益处和风险。联合用药应由不同类别的药物组成,使用最小有效剂量,药物选择取决于患者因素、医疗机构政策和药物的可获得性。对于儿童,我们仍建议在中、高危人群中使用多模式预防,并建议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减少阿片类药物和挥发性麻醉剂的使用是最基本的干预措施。
对于已发生的PONV患者,应评估先前的预防用药,补救性治疗应包括与预防用药不同类别的药物。如果使用的短效止吐药(如昂丹司琼或氟哌利多)已超过6 h,则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可考虑重复用药。与PONV预防不同,单个药物或联合用药用于PONV补救性治疗效果的证据有限,但对于已发生的PONV的治疗(例如氨磺必利)研究较多。建议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因素、预防措施和可使用的药物综合判断。
PONV管理是ERPs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家小组建议对所有具有任何危险因素的成年手术患者进行多模式PONV预防,本共识指南中讨论的PONV管理原则也应用于ERPs。
医疗机构层面,PONV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治疗的成本效益比和药物的可获得性。由于个别患者可能对某种止吐药无效,因此我们建议医疗机构应至少提供4种止吐药。临床工作繁忙的,应采取更积极的多模式预防措施,至少包含2种药物,对高危患者加用其他止吐药和持续进行依从性监测,可能是优化PONV管理的明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