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情。相信每个人的工作中都会经历。不管你是青年医师还是高年资医师。 比如椎管内穿刺始终穿刺不成功!也许是自身技术问题,也可能是那天病人自身结构问题,还可能是那天诸事不顺(玄学的问题)。总之就是穿刺失败,大部分的我们会怎么做? 我的经验(包括我自己)都会选择,一条路干到底!内心总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穿刺成功。内心可能还嘀咕,一定不能让科室的同事知道,觉得我不行。 也许那天你经过几十次的穿刺,终于成功。做好了,还要向周围的人表示,是病人解剖结构比较复杂。能成功穿刺是自己技术比较牛。也许,这一天,经过几十次的穿刺,我们依然穿刺失败!换一个人操作,很快就穿刺成功了。 比如神经阻滞、深静脉穿刺。一些老师就比较笃信,自己的盲穿本领。我刚接触超声的时候也是,用超声既麻烦还浪费时间。自己凭本事,针在手,天下我有!似乎从来没失手,仿佛一切顺利。但是有没有阻滞效果特别差,需要静脉用药的时候?有没有,穿到动脉,甚至导管植入动脉的尴尬时候? ... 我个人曾经经历过以上种种。哪怕到今天跟其他医院的专家交流的时候,都还有老师笃信自身技术的万无一失。一位心内科介入的老师,安装心脏起搏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穿了3个多小时,最终还是穿好了。我说,有超声为什么不用?他说从来都是盲穿,这个病人就是比较有难度! 某个医院的一位老师,很有经验,穿刺技术也很厉害。做椎管内麻醉。换了2个穿刺包,前前后后折腾了2个多小时。最终还是没有成功。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支援一下。我到了现场,同样的穿刺位置,一次就成功了。很难说是穿刺技术我比他更厉害,只是那天手顺而已。 还有术中管理,总是血压波动!怎么调整都一塌糊涂。换一个人,随便弄一下,就找到平衡点。后面生命体征一直保持稳定! ... 麻醉如此,临床其他科室也是如此。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没必要特别去证明自己一定能行!特别是有创操作,我个人觉得需要与时俱进。用上现代化的器械。有超声就用超声引导,第二只眼睛可以避免很多尬尴时刻。有可视喉镜就大大方方的用上,没必要在传统喉镜上去体现插管成功率。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是让我们解决更多的临床问题,而不是让我们感觉自己越来越无能。一个人,固执的执着于一件事情,本身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完全可以换一个人,换一个思维,换一种方式,换一种格局。 一切为了病人,也一切为了成为一名好医生。以上,希望在未来的执业过程中,我们都能更优秀。没必要证明自己能行!给我们自己的患者,一个更好的医疗体验。当我们自己成为一名患者的时候,我们又何尝不希望如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