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对医护人员的惩罚,最终会是患者来承担 近日看到一所医院发布医疗纠纷处罚意见,其中包括责任性医疗纠纷、技术性医疗纠纷、投诉处罚。沉重得读完处罚意见后,不禁冷笑了一声:最能伤害你的人永远是同行! 我认为最早的医学应该从神学开始,他们的祈祷,神婆、牧师、僧人的祈福其实就是通过爱给予凡人的心理或精神治疗,从现代医学开始,治疗过程逐渐复杂却又精细化,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责任显得越来越重,但是没有爱,谁会一次次冒着风险去创新技术,谁又会在自己万分疲倦的时候笑着护理患者。 多年前我们医院一名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全麻苏醒后转ICU治疗,清醒后投诉值班护士让他把痰咽下去,经草草检查,尽管所有护士否认,医院仍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顶着莫须有的罪名,读着数千字的检讨后,不知道这几个倒霉蛋还会对医疗工作有爱吗,还认为医院是他们的大家庭吗?有一天我告诉其中一个护士,有可能是全麻苏醒拔管后,为了评估吞咽功能,会让患者吞咽口水,但因为刚苏醒患者意识是模糊的,错认为你们让他咽痰的。听到我的猜想,这个不知熬了多少个夜班,曾为不知多少患者擦屎端尿、翻身、叩背的护士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这一哭哭了很久。 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比如两种相同作用的药物相叠加可能将预期收益扩大数倍,也可能产生负收益。同时因为生命的复杂,同一种治疗方案,甚至同一种药物用在不同患者中,有的收益很大,有的毫无作用,有的可能出现严重意外。有效、无效;成功、失败;生、死,只有概率,没有定数。医疗在多数人的预期中是不能出错的职业,但医学的风险性,生命的无常性,疾病的复杂多变性使得医务工作者的决策永远不可能完美无缺,你们期望的神始终是一个凡人。 医患是生命共同体,管理者是其中润滑剂,医患信任危机,纠纷频出的今天,医院管理者如果一味听取患者意见或为了制度不断的制定惩罚规则,肯定会让逐渐冷漠的医务人员会选择防御性诊疗,多余的检查、降低治疗难度风险、转至上级医院就诊等等“冷暴力”医疗会越来越多,如此医生未必是赢家,而患者肯定是输家。所有对医护人员的处罚,最终会以某种形式使患者承担。 给予医务工作者包容与爱,减少非必要的会议与学习,让医护疲惫的身躯以缓解,让其受伤的心灵以宽慰,这样他们才能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 察县人民医院 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