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楼主: 为人民服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妇产科麻醉] 困惑?剖宫产术后一天出现翻白眼症状

[复制链接]
13#
发表于 2011-4-20 10:52:52 | 只看该作者
1: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术后镇痛泵150ml甲磺罗哌3支氟哌利多5mg舒芬太尼100ug"甲磺罗哌3支?(几毫升一支?溶度?),舒芬太尼的量也不小(PCIA也够了)。剖宫产病人我喜好静脉镇痛!总感觉硬膜外导管易污染!(个人感觉)镇痛药物的配方要有个体化!!!
2:氟哌利多:属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作用与其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并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转化有关。其特点是体内代谢快,作用维持时间短,还具有安定和增强镇痛作用。本品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半衰期(t1/2)约为2.2小时。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物大部分经尿排出,少部分由粪便排出。目前在麻醉中应用主要在芬太尼合用(称为神经安定镇痛术)+预防各种手术的术后恶心和呕吐
不良反应1、锥体外系反应较重且常见,急性肌张力障碍在儿童和青少年更易发生,出现明显的扭转痉挛,吞咽困难,静坐不能及类帕金森病。 2、可出现口干、视物模糊、乏力、便秘、出汗等。 3、可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可能有关的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经失调、闭经。 4、少数病人可能引起抑郁反应。 5、可引起注射局部红肿、疼痛、硬结。 6、较少引起低血压。 7、偶见过敏性皮疹及恶性综合征
禁忌症 基底神经节病变、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严重中枢神经抑制状态者、抑郁症及对本品过敏者。
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与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合用,中枢抑制作用增强。 2、本品与抗高血压药合用,易致体位性低血压。
药物过量 中毒症状: 窒息、心跳加快、共济失调、呕吐、发绀、低血压、休克、激动、高热、肌肉僵直、震颤、瞳孔散大、心律失常。严重者神志模糊,甚至心力衰竭。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增加排泄措施,并依病情进行相应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3:氟哌利多  药学特点 镇静作用(剂量过大易引起困倦,嗜睡和眩晕等症状)和镇吐作用(预防PONV的用量应小于2.5mg,剂量超过2.5mg并不增加抗恶心,呕吐的效果。静脉0.625-1.25mg剂量被推荐为预防PONV的一线治疗)。不良反应主要是锥体外系反应(与剂量呈正相关,多见于少年儿童)首先要停药,可选用苯海拉明,安定等。另外氟哌利多导致Q-T间期延长 美国FDA已提出警告!!!最后要注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低血压)
:handshake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4#
发表于 2011-4-20 11:26:50 | 只看该作者
椎管内氟派利多的作用机制究竟如何无权威性的指导,业界有句“不要把椎管当垃圾桶”,还有阿片类药量过大。规范操作规范治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5#
发表于 2011-4-20 14:05:15 | 只看该作者
典型的氟哌利多椎体外系表现,停用止痛泵:可用0.125mg安茶碱加入250ml盐水中静点,效果较好.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6#
发表于 2011-4-20 19:53:02 | 只看该作者
硬膜外用氟哌利多还是第一次见,我想硬膜外用药直接经椎血管过血脑屏障入脑,中枢神经副作用发生的几率要大得多吧,战友们认为呢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7#
发表于 2011-4-20 22:57:24 | 只看该作者
考虑氟哌利多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以前遇到过3例

 小技巧:普通会员如何送鲜花?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8#
发表于 2011-4-20 23:18:33 | 只看该作者
锥体外系反应
  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在临床上尤常见。有多种常用药具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副作用的药物,如非那根、咳必清、阿托品、胃复安、甲硝唑、西咪替丁、氯丙嗪奋乃静等。这些药物都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锥体外系兴奋作用,并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锥体外系的控制失调,使得椎体外系兴奋性增强,结果由锥体外系控制的肌力和肌紧张度失控,从而引起一系列与肌力和肌紧张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是完全可以有效预防的,关键在于要遵医嘱用药,不要轻易加大用药剂量,更不要随意买药来服用。如果出现异常就要与医生及时取得联系。
  氯丙嗪也可阻断脑内其他部位的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对植物神经系统的α受体和M受体亦有阻断作用,主要与引起某些不良反应有关。如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使纹状体中DA功能减弱,Ach的功能增强而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包括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急性肌张力障碍(acute dystonia)和静坐不能(akathisia),可减少用药量或用中枢性抗胆碱药缓解。另一种椎体外系反应—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可能与长期用药致使多巴胺受体上调有关,抗DA药可减轻此反应。
  锥体外系是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肌肉的协调运动与平衡。这种调节功能有赖于其调节中枢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动态平衡,当多巴胺减少或乙酰胆碱相对增多时,则可出现胆碱能神经亢进的症状,出现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帕金森综合征样症状;急性肌张力障碍,出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静坐不能,出现坐立不安、反复徘徊;迟发性运动障碍,出现口——舌——颊三联征,如吸吮、舔舌、咀嚼等,此即为锥体外系反应。有些药物能阻断多巴胺受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这些药物有:
  1、抗精神病药:氯丙嗪、三氟拉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奋乃静、碳酸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一般而言,本类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最高,并且与药物的剂量、疗程和个体有关。
  2、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与用药剂量和时间有关,如将剂量控制在每日30mg以下,短期使用,发生率可显著减少。
  3、心血管药物:据报道硝苯地平、桂利嗪、氟桂利嗪、左旋多巴、利血平(大剂量)均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4、其他:多潘立酮、西咪替丁、卡马西平、喷托维林(咳必清)、乙胺丁醇等也偶见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结合患者病史和用药情况,患者系由氟哌利多引起的椎体外系反应。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4-5 03:58 , Processed in 0.13373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