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
是指术前无精神障碍的病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术后大脑功能紊乱导致在术后发生的一种可逆的和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它包括意识、认知、记忆、定向、精神运动行为以及睡眠等方面的紊乱。近年来老年患者POCD 已经日益引起重视,但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国外研究证实,术后精神障碍常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应激反应、创伤、手术、术中出血和输血、脑血流降低、脑血管微栓子的形成、低血压、术后低氧血症、血压波动以及电解质紊乱等. 缺血预适应:1986 年Murry 等提出心肌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 IP) 概念,观察到预先一次或反复短时间缺血,可以使心肌在其后长时间缺血中得到保护,主要是心肌对其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延缓心肌细胞死亡。其机制与缩小缺血后坏死面积、减轻心功能障碍和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关。IP 之后1 h~3 h内出现的保护作用为“第一窗口预适应”或称“早期保护”。实验早期保护指给予缺血1 次~4 次,每次2 min~10 min 刺激,数分钟内产生的保护效应,可持续1 h~3 h。早期IP 消失后24 h~72 h 再度出现的为“第二窗口预适应”或称“延迟保护”,可持续3 d~4 d。 药理性预适应(pharmacological ischemicpreconditioning ,PIP) 即用药物替代缺血刺激产生缺血预适应样保护。PIP 最初是应用某些活性物质代替缺血刺激。已经发现多种药物可通过促进内源性活性物质释放或直接触发组织细胞内源性抗损伤机制而产生预适应样心肌保护作用。 CO2排出综合征:是指高碳酸血症病人急速排出大量CO2而导致的低碳酸血症表现,且往往比一般低碳酸血症所致者严重。此类病人多因慢性CO2蓄积或PaCO2升高已持续一段时间,呼吸和循环中枢对CO2的兴奋阈值已逐渐提高,而CO2一旦迅速排除,呼吸和循环中枢则失去在阈值以上的PaCO2刺激,即可出现周围血管张力消失和扩张,心输出量锐减,脑和冠状血管收缩。临床上可表现为血压剧降,脉搏减弱,呼吸抑制等现象,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甚或心跳停止。因此,对于高碳酸血症病人,应逐渐改善通气,缓慢降低PaCO2,使呼吸和循环中枢有一段适应过程,切不可骤然进行过度通气,以防意外。 MAC技术:即监控的麻醉处理(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MAC),而不是麻醉药理学中的那个MAC(其定义是在一个大气压下有50%病人在切皮刺激时不动,此时肺泡内麻醉药物的浓度即为1个MAC)。指麻醉医生参与局麻病人的监测和(或)对接受诊断性或治疗性操作的病人使用镇静-镇痛药物,以解除患者焦虑及恐惧情绪,减轻疼痛和其他伤害性刺激,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其由美国White教授于1997年提出,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和推广。 术中知晓(intraoperative awareness):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全身麻醉下的手术中知晓。在本共识中,术中知晓被定义为:全麻下的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有意识(conscious)的状态,并且在术后可以回忆(recall)起术中发生的与手术相关联的事件。意识被定义为病人能够在他所处的环境下处理外界信息的一种状态。麻醉科医生判断病人的意识是否存在,通常是观察病人对各类刺激是否有目的的反应。例如,对指令反应的睁眼和对疼痛刺激的体动。但是,如果使用了肌肉松弛药,则病人的这种有目的的反应将很难被观察到。发生术中知晓可引起严重的情感和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据报道可高达30%~50%术中知晓病人出现创伤性应激后紊乱(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其表现为心理和行为异常,睡眠障碍,焦虑多梦以及精神失常,其症状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超前镇痛(preemptine analgesia)目前的定义为阻止外周损伤冲动向中枢的传递及传导的一种镇痛治疗方法,并不特指在“切皮前”所给予的镇痛,而应指在围术期通过减少有害刺激传入所导致的外周和中枢敏感化,以抑制神经可塑性变化,从而达到创伤后镇痛和减少镇痛药用量的目的。普通意义上的镇痛与超前镇痛的效应不同表现在镇痛持续时间上有差异,一般认为镇痛持续时间须明显超过其药理作用时间,才能说明其超前镇痛的效果。 异丙酚输注综合征(Propfol Infusion Syndrome. PIS):长时间( > 48 h)、大剂量( > 4 mg·kg-1·h-1)的异丙酚输注可能导致异丙酚输注综合征(PIS)。PIS 最初发现于儿童,后来在重症成年病人也观察到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高钾血症、高脂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肝脏肿大或肝脏脂肪浸润、横纹肌溶解、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难治性心力衰竭,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其死亡率相当高。 Diffused anoxia: 弥散性缺氧指使用氧化亚氮麻醉时,因氧化亚氮易溶于血中,在氧化亚氮麻醉结束时血中溶解的氧化亚氮迅速弥散至肺泡内,冲淡肺泡内的氧浓度,这种缺氧称弥散性缺氧。因此,未防止低氧血症,在氧化亚氮麻醉后继续吸纯氧5~10分钟是必要的。 四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 Stimulation, TOF) 又称连续四次刺激,用于评价阻滞程度,是临床应用最广的刺激模式。其间隔0.5秒连续发出四个超强刺激(即2Hz),通常每10-12秒重复一次。四个成串刺激分别引起四个肌颤搐,记为T1、T2、T3、T4。观察其收缩强度以及T1与T4间是否依次出现衰减,根据衰减情况可以确定肌松剂的阻滞特性、评定肌松作用。第四个刺激产生的反应振幅除以第一个刺激产生的反应振幅得到TOF比率(T4/T1),可反应衰减的大小。神经肌肉兴奋传递功能正常时T4/T1接近1.0;非去极化阻滞不完全时出现衰减,T4/T1<1.0,随着阻滞程度的增强,比值逐渐变小直至为0。阻滞进一步加深,由T4到 T1依次消失。而非去极化肌松剂作用消退时, T1 到T4按顺序出现。去极化阻滞不引起衰减,T4/T1为0.9-1.0。但若持续使用去极化肌松剂,其阻滞性质由Ⅰ相转变为Ⅱ相时,该值逐渐变小。如T4/T1<0.70,提示可能发生Ⅱ相阻滞;(T4/T1)<0.50时,提示已发生Ⅱ相阻滞。 马尾神经综合症是指马尾神经因受到外界因素发生麻痹,紊乱或功能不全,不能调节支配区域运动,感觉,痛觉,知觉,温度等功能的调节,如神经因缺血时间过长或并发继发水肿麻痹加重会导致截瘫. 血液保护的概念及意义:血液保护是指通过改善生物兼容性、减少血液中某些成分激活,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应用血液保护药物和人工血液等各种方法,降低同种异体输血需求及其风险,保护血液资源。不必要的输血既增加了输血风险,也造成了宝贵血液资源的浪费。在临床输血实践中大力开展血液保护,尽量做到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自体输血,对于进一步减少输血传播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防止因大量输血引发的免疫抑制、术后感染和癌症转移等并发症,保护血液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血液保护的主要措施(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科学证据已经证明,放宽输血适应证对患者不利。因此,应当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杜绝不必要的输血,既有利于保护患者,又有利于节约用血。 (2)减少失血:减少手术中不必要的出血是减少异体输血的关键措施。完善、彻底的外科止血是减少手术失血的关键。对任何出血都应认真处理,不可忽视长时间手术创面广泛渗血。调整手术体位和使用止血带是减少失血的有效方法。局部应用止血药物、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均为有效地减少失血的综合措施之一。微创外科手术(如腔镜手术)能够显着减少出血。 (3)自身输血:自身输血有3种方法:贮血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1)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Hb>110g/L或Hct>0.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 2)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血液,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Hct降低,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分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Hb≥110g/L(Hct≥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3)回收式自身输血: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应尽可能将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回输给患者。 (4)血液保护药物的应用:主要有:①术前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或维生素K;②预防性应用抗纤溶药(6-氨基己酸、抑肽酶);③应用重组因子Ⅶ激活物对大型手术的困难止血具有显著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