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aijiangel 于 2013-9-23 22:02 编辑
回复 1# 迈克尔杰克松
患者***,女,64岁,因1、胆囊结石2、慢性胆囊炎,于2013年9月23日11时30分入手术室拟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入室予常规心电监护:SPO292%(低氧原因?肥胖低通气?肺功能不全?循环性缺氧?请补充既往史),血压155/85mmHg,心律82次/分,呼吸24次/分(呼吸频率快的原因?)。吸氧3L/分后SPO299%。微胖(身高?体重?BMI?),颈短(困难气道因素之一),余无异常。(麻醉前用药?) 11时55分开始麻醉诱导,芬太尼0.15mg,顺式阿曲库铵8mg,丙泊酚80mg静脉诱导(用药剂量的依据?标准体重多少?存在困难气道因素,你没把握盲探插管成功时,应选择作用迅速的短效药物“快诱导”:瑞芬太尼、丙泊酚、氯化琥珀胆碱,插管儿失败患者能迅速苏醒和恢复自主呼吸),充分给氧去氮5分钟后(吸氧去氮是诱导前该做的事儿,诱导后等药物作用达到高峰时即可插管,不一定要等5分钟以后,等时间长了丙泊酚的作用高峰就过去了)行气管插管术。中号弯喉镜片置入经调整镜片位置充分暴露后仅能窥见会厌尖部(专业术语应该是“会厌上缘”),不能窥见声门裂(弄明白会厌和声门的关系后,见与不见,声门总在会厌的喉面:) ,没必要强行暴露声门,否则容易导致组织损伤)。6#加强气管导管盲探气管插管失败(导管塑形不到位,导管尖端没置于声门位置),面罩加压给氧3分钟后再次试插失败(此时距离诱导时间已经有10分钟左右了,丙泊酚的作用差不多消失了,没有加深麻醉的前提下不适宜继续试插了)。继续面罩加压给氧,予地塞米松10mg(有喉水肿表现了?还是面罩加压通气困难了?) iv,通知上级医生。12时8分,予纳洛酮0.5mg iv,新斯的明0.5mg(患者存在新斯的明禁忌症吗?注射新斯的明之前使用阿托品了吗?拮抗8毫克的顺式阿曲库铵用0.5毫克新斯的明似乎剂量小了) iv催醒病人。 12时12分面罩加压给氧时未见患者胸廓起伏(据你催醒用药已经4分钟了,患者该意识清晰了,新斯的明用量小也该有微弱的自主呼吸了,排除舌后坠后就是喉水肿或喉痉挛导致喉阻塞或者支气管痉挛了,不用阿托品就用了新斯的明会导致支气管痉挛甚至心跳骤停的),手控通气气道阻力增大(下颌很松弛就是下颌没托起来舌后坠了,肺部听诊有喘鸣音就是支气管痉挛了,面罩加压时喉结下移,或有喉鸣音,那就是喉水肿喉或喉痉挛喉阻塞了,或者是出血块堵塞了。在人工通气遇到困难时,麻醉医生必须迅速鉴别出来是上呼吸道还是下呼吸道因素导致的通气困难,阻塞部位在哪里?),SPO2进行性下降(如果不存在支气管痉挛和喉痉挛的话,那就是喉水肿喉阻塞了),立即叫外科医生行气管切开术(看来你是确认喉水肿喉阻塞了,不然怎么会气管切开呢?说明你试插时操作是粗暴的:) ),12时15分患者SPO2 34%(SpO2低于70%时可有误差,此时的数字并不能准确反映动脉血氧和情况),血压190/120mmHg,心律120次/(患者术前血压偏高,清醒后肌无力带来的濒死感,以及缺氧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此时最为重要的是立即建立有效的人工通气,缓解缺氧状态!),立即予速尿20mg (负压性肺水肿了?)iv,酚妥拉明2mg iv,氨茶碱0.125g静脉缓推(我迷茫了,喉水肿兼支气管痉挛了吗?) ,酚妥拉明10mg+生理盐水500ml ivgtt,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你怀疑脑水肿了?心跳没有停止的话,暂时不需要脱水吧?这样会加重容量负荷。如果是喉阻塞了,没有建立有效的人工通气,用什么药都于事无补。如果是支气管痉挛或肺水肿了,你用的某些药是有用的,而某些药是不适宜的)。12时16分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机控呼吸,呼吸频率16次/分,氧流量2L/分,潮气量500ml,吸呼比1:2,气道峰压28cmH2O,呼气末CO2 45mmHg,SPO2 99%,心率105次/分,血压175/98mmHg,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听诊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如果最早不是喉水肿喉阻塞而是支气管痉挛导致的呼吸道阻力增加,面罩通气困难的话,气管切开是错误的决策!如果是喉水肿喉阻塞的话,气管切开是符合原则的,因此,关键时刻的麻醉诊断是麻醉医生必备的素质!诊断明确才会有正确的处理措施),气管内吸引出少量血液,生理盐水500ml+肾上腺素1mg取10ml行气管内灌洗,纳洛酮0.5mg iv。 12时30分患者血压缓慢降到140/78mmHg,心率105次/分、SPO299%。 12时40分患者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能按指令握手、睁眼,潮气量恢复到300ml,呼吸频率28次/分,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脱氧5分钟后SPO2缓慢降到84%(舒喘的药可以再用点儿,前面氨茶碱你用了0.125g,可以再用一次),再次予2L/分氧流量吸入,安慰病人,稳定其情绪。 13时10分,患者潮气量500ml,呼吸频率27次/分,血压135/75mmHg,心率80次/分,脱氧后SPO2最低降到85%后稳定不再下降。 13时40分,患者潮气量480ml,呼吸频率28次/分,血压133/75mmHg,心率78次/分,脱氧后SPO2能稳定在90%左右,予鼻导管气管内吸氧3L/分,SPO2能稳定在95%。观察20分钟后生命体征平稳,14时00分带管送回外科病房。 这是我今天经历的一个困难气道病人,自认为操作时比较轻柔的了,但是还是整得这么老火,感觉心有余悸...我科现目前无可视化设备,处理这类病人真是棘手,还好术前与病人家属进行了充分有效的沟通,要不然真出了问题很难脱身。今天好在外科医生在场能够及时的进行气管切开,家属也没太大意见,病人现在状况也很好,万分庆幸....早就给领导申请过可视设备但是一直拖,理由是最近几年的全麻病人全都能够插上气管导管,草泥马!!真是个好理由!!侥幸心理害死人!! 就一下问题想请教大家 1、在处理流程上有无错误?(麻醉前准备不足,对困难因素重视不够,没按照困难气道流程准备。麻醉诊断不明确,处理措施欠缺依据) 2、用药方面有无问题,如果有问题应该用什么药(见上述注释)? 不在现场,未见病人和病历,根据一楼报告的情况主观臆断,不妥之处,敬请指正,如果某句话伤害了你,那是无意的,请谅解哦。:) :handsha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