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537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护心情] 专家采访:日本麻醉现状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8 00:0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日语字典里可以看到,日语的麻醉一词与中文的写法极为接近,两者的读音也很近似(日文的发音是ma suyi)。“中文中有大量的医学术语源于日语。”早年曾留学日本,现为上海瑞金医院麻醉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的于布为教授这样告诉记者。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日两国在医学方面的交流源远流长。事实上,由于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关系,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在科技等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飞跃和进展后,使得中国的许多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受到了日本很大的影响,起步较晚的麻醉学科当然也不例外。虽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经以前苏联为蓝本进行学习和模仿,但日中友好关系建立后,日本医学界在80年代和90年代对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友好的帮助和支持。

确定权威性的资格认证制度

  在于布为教授看来,日本的麻醉学科虽然与欧美等国不同,但其发展也已经比较完善和成熟,科室的人员结构也比较固定,通常是1名教授,2名副教授,4~5名讲师(相当于中国的主治医生)这样的设置情况。相对而言,国内的麻醉学科在人员结构等方面则比较混乱。虽然近年来已建立了相对统一的资格认证体系,但仍因各种历史原因,还遗留大量问题有待解决。在日本,ベネチアンリンクID ブレスレット,从上世纪60年代起,厚生劳动省就引入了麻醉科标榜医师资格审查制度。要求在专门的麻醉医生指导下,经过两年的临床麻醉经验或是做过300例以上的全麻经验者,再经考试合格,由厚生省麻醉科标榜资格审查委员审批后给予标榜医(即麻醉专科医生)资格。只有那些已获得此类认证资格的人,才可以正式成为麻醉科的工作人员。因为在日本,麻醉被看成是一项专业技术难度很高的工作,一步之差就会危及生命。因此麻醉科的医生也得到了特殊的待遇。还有一种资格叫麻醉专门医师,这是日本麻醉学会的考核资格。要求有5年的临床麻醉经验,经过麻醉学会的笔试、口试及实际操作+麻醉学会参加学分,发表学分及论文学分,综合评定后给予认证资格,此项认定始于1963年。比上述两种资格认定更高一个级别的就是麻醉指导医师,这也是麻醉学会的一个资质认定,要求被审核者必须有从事lO年以上麻醉工作的经验,其中5年做过麻醉专门医师,具有指导和培养麻醉专门医师的能力,有临床成果,研究成果,指导成果等,所有条件一并满足才有资格参与评定。这些资格认定制度一方面确立了麻醉医生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才的流动。于布为介绍说,日本大概有80所大学附属医院,有些住院医生如果觉得升职无望,就会选择离开大学医院,或自己开业或去私人医院就职。而目前在中国,由于人事制度和一些体制的限制,人员的流动通常是缺乏自主性,加之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国人传统观念的束缚,更进一步限制了人才的流动。相对来说,在日本的麻醉科,年轻员工的流动性更大一些,而老员工则较少。不过从社会的角度看,这反倒是个好事,有利于团队的稳定和发展。在日本,麻醉科医生拥有手术室的主导控制权,所谓患者的一呼一吸都掌握在麻醉医生的手中。在刚刚结束的第28届日本临床麻醉学会年会上,弘前大学名誉教授松木明知先生就做了一篇题为《麻醉科医生的本质——whois the Captain?》的演讲,就麻醉科医生的工作本质及其在手术室中承担的责任等话题和与会在于布为教授看来,日本的麻醉学科发展也已经比较完善和成熟。者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随着全麻手术在日本的不断增加,麻醉医师的不足也日益凸显。目前麻醉医生和产科、儿科医生并列为日本医疗界的三大紧俏资源。2007年,日本产经新闻上赫然登出某公立医院年薪3 500万日元(合约230万人民币)招募常驻麻醉科医生的广告,一时间引起了人们广泛的争议。人员的不足导致工作量过大,心理负荷太重,一些麻醉科医生开始辞去公职做起SoHo一族(自由职业者)。去年在日本某医疗中心麻醉科主任的带领下,6名麻醉医生一起辞职。在这些人看来,做自由麻醉医生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不需要应对紧急手术,没有杂事,不需要开会,夜间和休息天可以自由支配等等。另外,许多女性麻醉医生在结婚或生育后也不再考虑重返工作岗位。日本政府目前正在推出一些相关的项目计划试图改变这种局面。麻醉医生人手的短缺,也催生了日本特有的麻醉医生派遣事务所,即中介公司。中围麻醉学科正逐渐受到重视于布为坦言,与日本麻醉医生如此受到追捧相比,国内麻醉同行的地位相对来说还不是很乐观,毕竟麻醉学科在我国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学科。1986年,麻醉学科才被国家教委指定为二级学科。1989年,卫生部下发12号文件,正式宣布麻醉为一级临床科室。传统上麻醉科室在医院被称为医技科室,过去许多从事麻醉的人是由护士或其他科室的医生转过来的,真正受过麻醉专业知识系统培训的人并不是很多,这也使得麻醉科医生在和外科医生就病人的手术问题进行沟通时缺乏像日本同行那样的话语权。

  由于麻醉科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而且更多的时候做的是幕后英雄的工作,鲜花和掌声经常给了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所发挥的作用常常被忽略;麻醉学科又不太容易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围手术期还要全程陪同患者,每日早出晚归,而收入却相对其他科室要低一些,因此有时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记者曾在网上看见一位麻醉科同仁称,该科今年从院里争取了一名博士生两名硕士生的名额,但至今没有录取到合适人选,反衬目前如此紧张的就业形势,可以想象对麻醉医生的认可和地位提高之任重道远。谈及人才吸引方面,于布为戏称,医学院过去流行着这样的话语:“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麻醉科根本排不上号。以前来麻醉科的学生常常是其他科室挑剩的。不过近两年来,随着中国麻醉学科的迅猛发展,与欧美等国家交流的机会日益增多,一些有良好英文或法文基础,专业基础知识也很扎实的医学生开始逐渐看好麻醉专业的前景,这还是令人欣慰的。当代麻醉学科。医院的枢纽科室作为瑞金医院当年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引进的学科带头人,在于布为的眼里,麻醉科在现代医院中的作用并不普通。他对记者说,传统的观念认为麻醉科是为其他科室服务的辅助科室,但实际上,麻醉科应是医院中具有枢纽意义的临床治疗性科室。所谓枢纽是指麻醉科首先承担着围手术期患者的生命保障工作,只有麻醉科把工作做好了,外科才能顺利实施和完成难度系数更高的手术,从而减少病人的死亡率。其次,麻醉科承担着其他各个科室的后勤保障工作,尤其是手术科室,麻醉科工作完成的好,各科室病人的周转率相应也会提高。
  最后一点,于布为指出,Tiffany シルバーリング,瑞金医院的麻醉科在减少医疗纠纷方面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他告诉记者,在到瑞金医院工作后,他曾多次建议医院对全院新入院的医生进行麻醉急救技术的培训,最终得到医院领导的认可。使得毕业后到瑞金医院工作的各科医生都要在3年轮岗期到麻醉科工作半年,这在全国医院也属首创。虽然倡议当初受到其他科室的反对,但最终收效很好。麻醉医生的工作被其他科室感同身受,重要的是,在麻醉科轮岗后的医生真正学会了如何去“救死扶伤”。于布为教授解释说,国内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生,知识结构和临床技能都是有所偏重的,过去,常有急诊室里病人处于濒死状态而医生束手无策的情况出现,需要气管插管等紧急操作,只能打电话让麻醉医生赶去,往往延误了救治患者的最佳时机。自从开展年轻医生到麻醉科轮岗这一制后,其他科医生们也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救治病人,如做~些简单的插管处理等,使更多的生命得到挽救,医疗纠纷自然地也就少了。
  麻醉学科未来发展之路说到麻醉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于布为提到了“舒适治疗”这个概念,他说,麻醉药品发明以前,从人体摘除器官和组织的痛苦是病人难以忍受的,病人的死亡率也很高。随着现代麻醉的出现,各种先进的麻醉监护设备的发明和应用,使人们知道了有些治疗是可以在没有痛苦或者痛苦很小的情况下进行。在他看来,这种舒适治疗也是未来麻醉学科发展的一个方向,因为这将会满足社会的需求,就像一种新药致力于提高患者的QOL(生活质量)一样。谈到国际交流方面,于布为说,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并不是很好,虽然表面上看,日本的麻醉学会年会和临床麻醉学会年会都会邀请一些欧美学者讲学,但因为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特点导致了其一定的封闭性。他记得自己20年前在日本留学时,去参加一些讲座和会议,当时会议的工作语言是日语,而20年后的今天,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改变。虽然日本同行在提高英语方面也做过不少努力,不过收效甚微,所以会出现英语讲者讲完后台下听众已不多的尴尬局面,而这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无疑不是好事。这种问题目前在中国也|一J样存在。作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于布为说,学会里的年轻人内部交流方面表现的都非常好,也很积极,但真正能够熟练地用英语听说读写的人还是少之又少。他希望年轻的麻醉后辈们能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人才能真正融会贯通,汲取各家精华,麻醉学科的发展也会提高的更快。在接受完记者的采访后不久,于布为就要率中国麻醉学会代表团飞京都参加一年一度的日本临床麻醉学会年会。11月中旬的京都,正是一派红叶漫山绚烂多姿的景,相信在中日两国麻醉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两国麻醉学界的交流,也一定会像那无边的红叶~样,更加灿烂。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2#
发表于 2009-8-2 12:33:04 | 只看该作者
'专业技术难度很高的工作,一步之差就会危及生命。"yes

活动公告:做任务得积分和权限(新手奖励计划) (←点击查看详情)

3#
发表于 2013-11-30 17:23:1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麻醉师是医疗从业者中的弱势群体!压力大!风险高!地位待遇远低于同行其他医务者! 卫生部撤了!没有人去哭泣和拍照留恋!而铁道部合并了就有人去流泪和拍照留恋!这一切为什么了?卫生部黄部长在回答”网络上十问部长“!这一切又说明了什么??全体医务工作者都可以去看看!!在中国医患关系这样紧张这一切都是我们医务人员所造成的吗?在中国出现严重的杀医务人员(中国特色)这也只有中国才出现吧!!卫生部为医务人员做了什么??在国外医务人员受人尊重而高尚的职业!在中国目前来说完全相反一样!!报道:医务人员拿回扣等事件!!这一系列的背后暴露医疗监管制度的不完善!暴露出体制不健全!反问医务人员为什么冒风险拿回扣!是因为:中国医生待遇低!风险大!加上人生安全目前得不到保障!!(可叹)!当然制度的完善!重点:需要相关部门多做工作!现在中国目前的医疗体制决定了!“科室经济效益决定科室发展命运!”而中国特色的麻醉行业:风险大!投入低!经济效益低!由于历史原因使中国特色的麻醉科建设落后与其他国家的麻醉行业的建设和发展!麻醉界的大佬们时刻提出与国际接轨!到头来就是(基层麻醉科)建设越来越与国际脱节(因为:麻醉科与相关科室如ICU、疼痛科相分离)!不知道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在制定科室发展规划是什么样水平!麻醉科建设与相关科室分离ICU及疼痛科相互独立!主要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好多科室都在竞争!这不利于科室发展和建设!这样中国基层医院麻醉科建设可能始终不可能与国际麻醉行业接轨!那么中国的麻醉行业发展会是什么样的境地呢??基层医院麻醉科的收费(风险与收入不相匹配)低廉!麻醉科的医师只能呆在麻醉科手术室工作!在基层医院”经济效益决定科室命运和待遇“这是非常现实的事实!由于基层医院麻醉科收费低(如在日本麻醉收费高致使在日本门诊无痛胃肠镜基本没什么开展)造成基层医院麻醉科:不受重视!没有发展前途及基金!地位低!风险大!收入更低!(相比临床医师收入广泛来说麻醉医师收入太可怜了)!以至于好多医生不想从事麻醉工作!这是中国麻醉行业的悲哀!(麻醉医师麻醉久了!技术水平基本就在那里!特别在基层医院!)在国内麻醉师收入在医疗行业来说真的可怜!因为临床医师的灰色收入多(这也是中国医疗环境和改革的失败的产物)!麻醉科不受重视!麻醉科发展不平衡!麻醉科地位低!麻醉科医师收入低!麻醉师生存及生活艰辛!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光靠我们提高麻醉技术及技能!在一方面是可以提高一点麻醉师的地位然而始终不能提高麻醉医师的待遇因为麻醉科自从与相关ICU及疼痛科等独立后特别在基层医院麻醉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医院发展中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好多领导不重视是其麻醉科不受重视的根源所在!麻醉师需要生活!不说与国外麻醉师的收入相媲美至少要能让麻醉师生活没多大压力!如果麻醉科医师的收入能和风险付出相适应那么麻醉科后继会有更多年轻人才!麻醉医师地位才会逐步提高!麻醉科经济效益明显了麻醉科的发展才会更好因为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科室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室人员的待遇和地位以及科室发展的快慢、高低!微微建议:1、国家政策的支持丰富和发展麻醉科建设(如:麻醉与ICU及疼痛科互为一体这样才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有利于与国际麻醉相接轨)2、适当提高麻醉科的收费(风险与收费相匹配)3、在国家政策和医疗环境中的改革杜绝灰色收入使医务人员差距不要那么明显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5-9 18:28 , Processed in 0.15892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