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年会的学习笔记 ——年会主题是从麻醉学到围术期医学
2016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年会主题是从麻醉学到围术期医学。内容的重点是ERAS,更深入的推广应用,手术中体温的保护,多模式镇痛在各个手术领域的应用研究。 知识更新领域,急诊儿童手术麻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连庆泉教授,急诊儿科麻醉注意点总结为a b c d法则。其中a,是对病人气道的控制,包括术前的禁食,禁食的时间顺序,奶粉和固体食物六小时,母乳是四个小时,水禁食两小时。禁食沟通表达要全面有的家属认为不吃饭可以喝奶、零食,饱食的患儿气管插管没法清醒插管,快诱导时环状软骨按压尤为重要力量适中不要把气管压扁,预防返流和误吸,侧卧拔管。导管型号带套囊age/4+3.5。已经发生误吸使用生理盐水100ml+庆大霉素20u+地米20mg ,5~20ml冲气管,反复5次以上,同时拍背。 积水潭医院王庚教授讲到神经损伤的问题。神经损伤原因,穿刺操作的直接损伤,还跟神经的部位,药物浓度、病人的基本情况都有关系。首先是病人本身的情况,如糖尿病病人,周围血管血供不好的病人,有电击损伤过的病人,容易发生损伤并发症。而神经本身,近端的神经更容易发生损伤,肌间沟的神经损伤要大于腋路的神经损伤发生率。远端的神经干发生的更少一些,原因在于近段神经的支撑组织较少,远端支持结构更多。药物浓度方面以最低有效浓度为佳,浓度越高,发生神经损伤的可能性越大。神经刺激器引导神经阻滞,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神经刺激器呢,不能完全避免神经损伤和神经内的注射。使用神经刺激器的时候,尽量避免电流低0.3以下。过低的电流可能就已经刺到到神经,或者是神经内注射。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可以更直观看到神经和针的走行方向。影像学的观察可以提高这个神经阻滞的准确率,但也不能完全避免神经损伤和神经内注射的发生。当然,我们用易感法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一些神经损伤,在针的选择上面考虑用斜面更大的针好于小斜面锐针。短暂的神经损伤在5天内会逐渐恢复,如果时间更长的神经损伤存在就需要请神经内科会诊,通过神经肌肉电生理来诊断神经损伤的部位,针对性的进行药物治疗神经损伤的修复时间,一般是每天会生产两个毫米。 我还听了一个主题是,赵晶教授带来的从宏观管理到微观的实践,首先讲到可能发生的事情,它终究是会发生的。奶酪法则,有些事情其实有非常多的防范措施,但是,也可能所有的措施全部失效,最终发生严重的事情。海因里希法则,330事件中三百次不造成伤害,29次造成轻微伤,一次造成重伤。提出麻醉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们所组织的各级麻醉质量管理体系。进而讲到不良事件的报告,不良事件报告里面举了一个例子,双腔管全麻胸科手术当中需要吸痰,吸过痰以后经常会有麻醉医生把吸痰管放在一侧支气管没有拿出来,那会发生什么结果呢?肺叶切除的时候,切割缝合器容易把吸痰管一起切割到肺里面。肺里面就是一个异物,前几台手术中出现的问题可能都顺利处理掉了,但这个病人的时候就转成那个开胸,对这样的事件了,问题在于为什么她们在上一次发生的时候没有上报?如果上报了,就这个严重事件就不会发生。而对于这样的事情,解决方案却非常简单,就是规定吸痰管用完不能放在双腔里面。不良事件的报告需要与pdca(持续质量改进)进行联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针对一个上报的不良事件,如果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通过,鱼骨图进行人物,物资,事件的分析,然后呢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通过这个解决的办法进行试运行后好形成一个规则,以后就按这个规则行事,如果还有问题继续改进,这就是不良事件与pdca的结合,然后达到一种持续改进工作质量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