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xialonggang 发表于 2019-1-23 15:42:31

后者为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

tianxialonggang 发表于 2019-1-23 15:44:59

注意副作用:一胃肠道,二COX-1亚型的抑制降低了有助于肾血流量的前列腺素水平,三增加心脏事件的风险。

tianxialonggang 发表于 2019-1-23 18:11:26

值得一提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原理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前列腺素合成。前列腺素是一种参与各种身体功能的类似于激素的物质,被对乙酰氨基酚抑制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负责疼痛传导和发热,因此作为镇痛和退热是有效的。不是抗炎药物,与布洛芬有别。

tianxialonggang 发表于 2019-1-23 18:15:20

本帖最后由 tianxialonggang 于 2019-1-23 19:33 编辑

由于缺乏显著抗炎作用,不建议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对于一些患者有胃肠道及肾疾病,对乙酰氨基酚是选择。使用得当,几乎没有副作用,注意大剂量及饮酒后正常剂量的肝毒性。

tianxialonggang 发表于 2019-1-28 09:23:01

关注外用镇痛药物:临床常用局部麻醉药及非甾体药物,如利多卡因凝胶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tianxialonggang 发表于 2019-1-28 09:33:33

利多卡因凝胶局部应用后,其下方区域麻木,利多卡因阻断钠离子通道,已经证实该通道在许多类型疼痛的诱发和维持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在疼痛模型中发现,在损伤的外周感觉神经中存在钠离子通道的异常上调。动物研究中,炎症疾病中也发现了异常的钠通道,阻断后明星减轻。
就机制相关详细复习。

tianxialonggang 发表于 2019-2-1 16:47:44

非甾体药物外用剂型机制前面已言清,疼痛缓解的同时只有微量的全身吸收,最小化胃肠岀血的风险。

tianxialonggang 发表于 2019-2-1 16:50:51

当患者口服药物有副作用,或对口服药物依从性差或患者拒收口服,外用药物可用于病变区域的缓解疼痛。南京陶高见主任对此研究颇深,应用更广,尤其是外伤后疼痛。

tianxialonggang 发表于 2019-2-1 16:58:58

本次读书笔记博众多资源所长,可能没有一一列出来源,希望我的老师们支持!!!

tianxialonggang 发表于 2019-2-1 17:21:41

肌肉松弛药物。
临床用于疼痛的肌松药为中枢性肌肉松弛剂,常见巴氯芬,替扎尼定,氯唑沙宗。

tianxialonggang 发表于 2019-2-1 17:26:49

肌松药作为一线药物用于疼痛治疗,主要适用于急性肌肉疼痛或外周肌肉骨髂疾病引起的痉挛,如我们常遇见的肌筋膜疼痛,疗效不错。缓解了肌肉痉挛,同时卡压的毛细血管及末梢神经得以解脱,打破疼痛的恶性循环,机体得以自我修复。

tianxialonggang 发表于 2019-2-1 17:30:05

特别一提的是氯、胺丶酮在疼痛中的应用日益受重视,南京陶高见主任组将其鞘内用药,治疗一些棘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教材《疼痛诊疗学》读书笔记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