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20040|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判断硬膜外腔的新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10-11 20:2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我打硬膜外麻醉时判断导管是否在硬膜外腔的办法是:

  先在导管内注入1ML生理盐水再举高导管,这时候如果导管在硬膜外腔会由于负压的缘故而把生理盐水回吸进硬膜外腔;如果导管在蛛网膜下腔则由于正压反而会把生理盐水冲出导管;如果在其他地方导管内的生理盐水就不会有变化了!

  这个方法教科书上好象还没有,但却可以绝对保证正确判定硬膜外导管的位置,你可以放心大胆的推麻醉药了!

  大家可以试验一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28#
发表于 2014-9-19 21:12:0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都这么用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27#
发表于 2014-9-5 16:58:55 | 只看该作者
包里面有测压管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26#
发表于 2014-9-1 21:55:0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感谢奉献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25#
发表于 2014-8-23 22:06: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方法我用过,是老师教的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24#
发表于 2014-8-23 11:27:47 | 只看该作者
这方法我们老主任一直都会用,那是很老的方法了

论坛公告:2013年论坛版主火热招聘中!!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23#
发表于 2014-8-21 11:27:40 | 只看该作者
这方法并不是百分百确切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22#
发表于 2014-8-11 23:12:54 | 只看该作者
多种方法结合应用,楼主的方法我早就使用了很好。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21#
发表于 2012-3-20 18:54:58 | 只看该作者
见过老师用这个方法,我也要试试。多总结经验。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20#
发表于 2012-3-20 17:35:2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方法都在用,但是不能说这样就可以放心推药,有推药后却没有平面的时候。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9#
发表于 2012-3-20 16:34:08 | 只看该作者
我进修的时候,一个老师就是这么教得。在临床上我也是这么用的。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8#
发表于 2008-10-22 17:48:1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置管后常规都这样做,但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有回吸现象,实践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不是完全准确,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1.据经典教科书讲,有20-30%病人不存在硬膜外腔负压。2.假如导管在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压力约为70-100cmH2O,此时导管的相对水平高度就成为是否出现上述现象的关键。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不宜作为唯一指标,应综合判断

点评

学习了  发表于 2022-7-16 14:3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17#
发表于 2008-10-22 09:25:49 | 只看该作者
熟能生巧
不要托大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16#
发表于 2008-10-19 23:50:2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方法我们也一直在用,今天就出了个意外:穿刺、落空感、负压、推气、置管、回流...一且顺利,给试探量(1.6%4ml)后6分钟左右患者诉全身麻,但是四肢能动,有疼痛感,平面没有试出来。:L :L :L
第一反应:局麻药中毒!给予相应处理后患者自觉症状缓解。再一次回吸————血,在血管里。后来退管留2cm给药后有平面,追加足量完成手术。
所以说有时候意外就在不经意间发生,没有一种办法是绝对的,做麻醉还是要相当细心,不能托大。

点评

  发表于 2022-7-16 14:3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15#
发表于 2008-10-19 20:24: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varing 于 2008-10-18 18:45 发表
临床上要的是时间,所以时间不会很多,我一向靠手感+注气2ML(多有回气音)+置管顺畅+置管后观察(管与皮肤接近处多有白色气雾产生)即可判定,未曾打穿过

这种方法没有试过,可以实践一下,平时都是靠手感和空气压缩试验.偶尔也会打穿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14#
发表于 2008-10-18 23:22:44 | 只看该作者
不就是提管试验吗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2 23:01 , Processed in 0.16150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