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给麻醉带来的风险与对策
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麻醉科
邓硕曾 刘洪珍 李恒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病人术后恢复快,痛苦少,是微创手术的重大进展之一。但腹腔镜手术会给麻醉带来管理上的风险,增加了某些不安全因素如体位的改变(Trendelenburg位,屈氏体位),CO2气腹引起的高碳酸血症,气体栓塞及少尿等,这些问题对麻醉都是较大的挑战,必须在管理上作出相应的对策和处理。此外,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如何插管也存在分歧需要探讨(1)。
体位改变的影响
在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或结肠癌根治术时,常要求行60°以上的屈氏体位,靠重力推开腹腔的其他器官,显露手术部位。这种高度的头低脚高位虽有利于术野的清晰,利于术野血液引流,但由于膈肌上升,肺活量和功能残气量下降,肺顺应性降低,呼吸功能受到明显影响。另一方面,屈氏位使回心血量增多,增加了心脏前后负荷,心脏射血阻力增加,可导致高血压和心动过缓,对老年病人 和心脏病患者尤其不利。相反,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需采用反屈氏位40~60°,这样头高脚低虽对呼吸功能有利,但使回心血量减少,病人因突然摇高上半身或血容量相对不足者,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尤易发生。为此,麻醉医生应缓慢实施头低脚高位,让病人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要适当调整病人麻醉深度,呼吸参数及输液速度,将体位改变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
CO2气腹的影响
除体位改变的影响外,CO2气腹会使腹内压上升,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构成“双重夹击”的不利因素。尤其重要的是CO2经腹腔或小静脉吸收入血,会导致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麻醉医生应采取一定保护措施对抗其不利影响:(1)实施过度通气,增加CO2排除,将呼吸频率由10~12次/分上调至14~16次/分;(2)更换新鲜钠石灰,使呼出CO2得到充分吸收,减少CO2的重复吸入;(3)CO2气腹的充气压不能过高,一般不要超过12mmHg;(4)必须常规监测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使PETCO2小于45mmHg;(5)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机械通气的正常运转,在屈氏位下防止气道压上升大于35cmH2O;(6)使用足够的肌肉松弛剂,防止腹肌紧张加大腹内压和气道压上升,增加呼吸顺应性;(7)防止心动过缓,使心率保持在50次/分以上,预防高碳酸血症下手术诱发的“迷走--迷走”反射。
值得注意的是,PETCO2往往比PaCO2低2~8mmHg(平均6mmHg),当PETCO2达到34mmHg,PaCO2可能已接近40mmHg了,严重的高碳酸血症(PaCO2大于60mmHg)虽不致会发生循环意外,但手术中牵拉内脏易发生“迷走--迷走”反射的不利后果。当PETCO2大于60mmHg,可能因CO2刺激血管运动中枢,出现明显高血压,但对CO2的排除要缓慢,防止CO2排除过快引起低血压。
气体栓塞(CO2或空气)的防治
气体栓塞(CO2或空气)是腹腔镜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巨大的气泡可导致肺栓塞、右心衰竭和肺水肿,甚至会出现循环骤停和意外死亡。据报道在16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经食道超声发现气体栓子者有11例,其中5例发生在腹腔充气时,6例发生在分离胆囊时,但所有发生气体栓塞者都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呼吸和循环功能仍保持稳定(2)。
CO2在血中溶解度为O2的20倍,如大量CO2经破裂的静脉进入血管,患者就可能发生肺栓塞,出现低血压、低氧血症、发绀或循环骤停。如通气保持不变,可见PETCO2呈阶梯式降低,CO2呼出波形由矩形逐渐衰减而消失,此时应高度怀疑肺动脉栓塞。发现CO2栓塞最敏感的方法是心前区或经食道的多普勒检查,如从中心静脉导管中发现气泡更可确诊。为此麻醉医师应协同外科医师预防:(1)麻醉前应注意病人有无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2)麻醉中尽量避免使用笑气;(3)手术中要做好电凝止血工作,防止CO2从静脉破口遁入形成较大CO2栓;(4)胆囊胆管手术时,切忌用双氧水冲洗局部产生大量气泡入血;(5)及时发现皮下及纵隔气肿,警惕气道压的异常升高,早期发现肺栓塞。
一旦发现肺栓塞(气体栓塞)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1)停止一切手术操作,开放CO2气腹,防止气体继续进入;(2)立即采取头低左侧卧位,使气体浮于右室尖部,减少肺栓塞;(3)循环支持:给予多巴胺或肾上腺素,发现心跳骤停时立即行心脏按压;(4)呼吸支持:加大机械通气,潮气量及呼吸频率,并采用PEEP;(5)从中心静脉导管抽气;(6)高压氧治疗。
少尿与液体治疗
腹腔镜手术液体蒸发、丢失减少,而且会出现尿少。少尿的原因有:(1)腹内压升高使肾血流阻力增加,肾血流灌注减少;(2)高CO2会兴奋交感神经,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导致肾皮质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3)高碳酸血症使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等。
因此,腹腔镜手术中应适当限制液体入量(4~5ml/kg/h),但应补充丢失的血容量,先胶体液,后晶体液,以胶体液为主,以减少液体的过负荷,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体内水潴留手术和组织水肿。
腹腔镜手术麻醉的选择
腹腔镜手术虽可在椎管内麻醉下完成,但椎管内麻醉需要的平面较高,在屈氏位下CO2气腹会使病人发生较严重呼吸困难,不仅病人不适麻醉管理也困难,故一般不主张在椎管内麻醉下进行腹腔镜手术,而优先选用全身插管麻醉。
全身麻醉插什么管?是气管内插管还是喉罩,各家经验不同。我们一般不推荐使用喉罩,因为喉罩不能完全避免误吸,而且在CO2气腹和屈氏体位下,喉罩耐受的气道压一般﹤30cmH2O,容易漏气或移位,也影响CO2的排除,故为安全起见一般长时间或特殊手术卧位的手术,不推荐使用喉罩,而使用气管内插管(3)(4)。
参考文献
1.刘进,左云霞.麻醉与危重医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3~132
2.Ishiyama T,Hanagata K,Kashimoto S,et al.Pulmonary carbon dioxide emblism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cystectomy.Can J Anesth 2001,48:319~20
3.马长青,邓乃封.喉罩临床应用的进展.医学综述2006,12:1175~77
4.李士通.喉罩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继续医学教育2006,15:69~78
[ 本帖最后由 慧慧 于 2009-1-7 13:5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