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讲 中国分娩镇痛现状与对策[color=var(--weui-FG-2)]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64讲 中国分娩镇痛现状与对策 主讲人:姚尚龙。姚尚龙,协和医院麻醉与危重病学医学研究所所长,麻醉与危重病教研室主任兼科室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分娩是人生的第一步,产妇对分娩既渴望向往,也心存恐惧不安。产科麻醉分娩镇痛是人类享受美好生活的开始。榆林产妇跳楼事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国家高层重视,社会关注,产科麻醉及分娩镇痛一度成为社会的热点。产科麻醉具有其特殊性,既要实现舒适化的麻醉管理,更要保障围术期母婴安全。随着国内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高龄及高危产妇的增加,产科麻醉和分娩镇痛技术的风险性相应增加。面对巨大的挑战,麻醉医师必须及时学习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并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及急救方法。 一.前言 榆林产妇跳楼事件 这一事件中,哪些值得医护思考的: 授权委托书,和情同意书等等的签署,理清了责任但是否应多些人文关怀?在产妇跪求剖宫产的时候,医务人员能不能再多做些啥?心理护理、全程陪伴、分娩镇痛……· 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 这一事件中,哪些值得医院思考的: 院方首先在媒体公开发声,舆情管理意识强 在调查结果公布前,曝光医院监控视频,强调跪求家属,合理吗? 人员不足,医院收益支出不成比例 是医院停止开展分娩镇痛的好借口? 是助产士无法对产妇全程陪伴监护,做好安全管理的好借口? 是产科医生未能及时为处于剧烈疼痛中的产妇提供更有利于患者的医疗建议,使患者利益最大化的好借口? 达成和解,却又在媒体噤声,反而在网络上引起“有罪推定”“有黑幕”等讨论 这一事件中,哪些值得卫生管理部门思考的: 国家卫计委反应迅速,指示尽快依法依规查处 分娩镇痛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就在国内部分医院开展,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 但二十年过去了,分娩镇痛普及度仍明显不足! 2016年出生人数1786万! 妇幼和综合医院的麻醉科人员配置够吗? 分娩镇痛的收费政策,让医院赔本赚吆喝? 计生政策的变化,导致二胎产妇增多,面临的产科风险程度增高,就这样听之任之?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有时去治愈”——坦言了医学的局限。 “常常去帮助”——规范了医生的职业态度。 “总是去安慰”——为医生在病人面前的那个界面上展现出关爱、友善、良好的感知 医学未来在于医学本质的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