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灵台一月 于 2012-5-18 21:41 编辑
患者 男,74岁,因右眼视物不清3个月入院,诊断:玻璃体出血,拟在全麻下行玻离体切割术。
患者既往有十余年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180/100mmHg,平时口服颉沙坦、美托洛尔、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血压可,入院监测血压130-140/80-90mmHg,患者八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休克三次,入院查原因不明,既往最低心率37bpm,于八年前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起搏器型号:VVIR,起搏心率60bpm,电池2.6v(其他信息不详),术后长期服用银杏叶片,患者每半年到医院复查一次心脏起搏器性能,植入起搏器后再未出现休克症状。平时患者家住七楼,每次上楼一口气最多上四楼,休息后可上至七楼,心功能可。气色好。既往职业:军人。
本次入院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ECG:示起搏心电图,HR65bpm.术前未作阿托品实验、未作心脏彩超。心内科会诊意见:心脏无手术禁忌。
麻醉方案:1、术前与术者协商:绝对不可以使用电刀电凝,手术时间尽可能缩短。
2、入室后心电监护,显示HR59bpm,BP:154/90mmHg,ECG:起搏心电图
3、麻醉方式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全身麻醉,尽量少地使用对心肌抑制的药物。患者配合良好,以6%的七氟醚吸入,待患者进入睡眠后静脉注射中长链丙泊酚100mg,人工辅助通气,此时患者HR65bpm,BP:137/83mmHg,ECG显示自主心律;诱导后监护显示七氟醚浓度:I:4.8,E:4.1,插入喉罩,HR70bpm,BP:135/76mmHg。听诊双肺清晰对称,吼罩位置良好,给予地塞米松10mg。七氟醚调整至2-3%,手控呼吸,约5min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遂以2.5%七氟醚+2L/min纯氧吸入为基础维持术中麻醉深度。
4、术中患者呼吸平稳VT250-330ml,f:18-24bpm,paw:peek:13-15,PETco2 28-33mmHg;循环:术中HR维持在58-72bpm,当心率低于60bpm自动转为起搏心律,手术约20min时,患者血压开始下降,由120/72mmHg,下降至84/52、然后是76/49,此时给予麻黄素6mg,BP回升至94/74,再次测血压114/76,手术时间约一个小时,术中每当收缩压降至100以下时即给予麻黄素3-6mg提升血压,距离手术结束前15min血压维持在104-120/74-80mmHg。术中共输入乳酸林格液1000ml。
5,手术结束,洗肺,约10min患者清醒,术后无躁动、术中无知晓,拔出吼罩洗痰护送回病房。术后回访:良好。
问题:
1、在这个病例中有没有麻醉上的失误?
2、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手术中是否有注射阿托品的必要?
3、患者术中血压下降的原因:心肌抑制?麻醉过深(本人认为可以排除)?血容量不足?还是其他原因?
4、眼科手术刺激相对较小,玻切术术中使用激光,如果是其他科手术比如普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必须使用电刀时,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麻醉又该如何进行?
5、对于该类患者任何手术的麻醉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建议或者更好的麻醉方案?
请大家积极讨论,增进交流。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