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用解剖 腰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椎椎体前外侧,一般每侧有4个,借节间支连成腰交感神经干,上接胸交感神经干;下行于腰椎椎体前外侧与腰大肌之间,经髂总血管的后方入盆腔与盆交感神经干相连;右侧位于下腔静脉外侧或部分被下腔静脉覆盖;左侧位于腹主动脉外侧。较胸部的交感干更接近正中线。
其分支有
1腰神经,借灰交通支相连,并随腰丛神经分布
2腰内脏神经,穿经腰交感节的节前纤维。 腰1~2椎旁节参加腹主动脉丛,止于肠系膜下神经节,在此转换神经元发出节后纤维,攀肠系膜下动脉而分布。腰3~4椎旁节加入上腹下丛,并在此处的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及盆腔脏器,并有纤维伴血管分布至下肢。
(2)操作技术
腰交感神经节阻滞
操作技术应在影像显示器引导下进行。体表定位:病人取穿刺侧向上侧卧位,确定相应穿刺棘突上缘,正中线旁开6~8cm作局麻皮丘并逐层浸润。用12cm长,7号穿刺针,与皮肤呈60度角,朝脊柱中线方向进针。推进约3~4cm左右,可能针尖触及腰1椎体横突,或推进6~7cm针尖触及椎体外侧缘。通过影像显示器显示穿刺针的位置,再次调整穿刺针的进针方向、深度,直至确认针尖触及到椎体前外侧的交感神经节,不需寻找异感。注射造影剂可见椎体旁显示为线样分布影像,不随腹腔脏器移动。
注射空气阻力消失试验为阳性,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注射局麻药8~10ml,患者即可感觉腹腔内有发热感觉。注射药液后采取患侧向上侧卧位,以便使药液浸到腰交感神经节所在的位置。患者如果需要应用该法进行长期治疗,穿刺成功后,放置一根应膜外导管,即可进行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
(3)适应证
适用于以疼痛为主的疾病包括肾绞痛、交感性神经疼痛(SMP)如灼性神经痛、幻肢痛等。用于治疗血管痉挛性疾病如雷诺氏病(Raynaud’s disease);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s)、糖尿病末梢神经痛、缺血性坏死、下肢溃疡、冻伤后疼痛等症。此外亦有用于扩张下肢血管,增加末梢流量,促进末梢静脉回流,改善下肢水肿。注射神经毁损药可治疗恶性或癌性交感神经痛。
(4)并发症及其防治
误刺入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注药后引起广泛阻滞而导致呼吸循环障碍。反复穿刺损伤神经导致神经痛;亦有损伤大血管或刺破腰椎间盘的机率,术中应格外小心。尽管治疗中注射药物到位,疗效明显,还应注意可能出现的血压下降
[ 本帖最后由 ycdy1 于 2008-11-3 00:4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