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英文的缩写的含义,与大家共享。
EMSS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既适合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在我国已建立起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EMSS 急诊服务体系。
ICU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中小医院是一个病房,大医院是一个特别科室,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ICU在世界上有30多年的历史了,现已成为医院中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心。ICU的监护水平如何,设备是否先进,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ICU起步较晚,开始于80年代初期,目前国内设有ICU的医院还不普遍,但已受到了重视,估计发展很快。ICU又分综合ICU的专科ICU(如烧伤ICU、心血管外科ICU、新生儿ICU等)。
CCU
CCU是专科ICU(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的一种,第一个C是冠心病Coronary(n.冠状动脉; (病理学)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heart disease&127;的缩写,是专门对重症冠心病而设的,又叫做冠心病监护病房。
NICU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usually shortened NICU and also called a newborn intensive care unit, special care baby unit.
译成中文就是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简称.[1]
NICU(神经系统重症监护室)
神经科ICU
ASA
美国麻醉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也称美国麻醉师协会或美国麻醉师学会。该协会于1905年由长岛麻醉师协会一个小组的9名同事创立。1991年更名为纽约麻醉师协会(New York Society of Anesthetists)。1935年,由于会员增加,改名为美国麻醉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
IOP
intraocular pressure眼内压
ICP
intracranial pressure颅内压
ENT
耳鼻喉科
ENT是ears, nose, and throat 的缩写,是耳鼻喉科的缩写,医生经常会用到这个缩写。
SA
窦性心律不齐
Sinus arrhythmia[?'r?θm??]
[医] sinus irregularity
SR
窦性心律
[医]sinus rhythm[?r?e?m]
ACCP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美国胸内科医生学会
HIT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JNC
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
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特别是《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是其典型代表(见下表),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大致秉承了相似的思路。
So,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new evidence, clinical studies etc,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JNC7 guidelines.
自从JNC7指南发表之后又有了很多新的证据、临床研究等。
In recent years, JNC7, Europe's prevention and cure guide of hypertension as well as China's prevention and cure guide of hypertension has revised diagnostic code of hypertension.
近几年JNC7、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定,同样对难治性高血压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2004 NIH/NHLBI 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关于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第7次报告(JNC-7)93年JNC-6,2014年JNC-8。
JNC7的背景是什么? 30多年以前美国心肺血研究所(the 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 institute,NHLBI)组建了全国高血压教育计划协调委员会,由来自39个专业学会或公共事业组织和7个联邦机构的人员参与,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起草指南与建议,以提高对高血压的认知、预防治疗和控制水平.
JNC-7与1997年发表的JNC-6相比,从风格到内容都有重大变化。变化的依据是近6年中大量关于高血压防治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包括ALLHAT、LIFE等所获取的最新证据。JNC-7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对高血压防治提出了新思路,制定了新策略,对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有重要参考价值。
JAMA
<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创办于1883年7月14日,为国际四大著名医学周刊之一,迄今已有近120年的创办史,目前有19个在全世界各地发行的"国际版本"(International Edition),总发行量近40万册,有"国际大刊"的美誉.
(ASH/ISH)America society of hypertens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美国高血压学会和国际高血压学会(ASH/ISH)2013年12月17日于《临床高血压杂志》在线发表了《社区高血压管理实践指南》,其中对高血压用药也有更为详细的论述(表ASH/ISH指南推荐高血压伴(或不伴)其他疾病患者的药物选择)。
NYHA分级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ification) 纽约核心协会(分类)
[1] NYHA分级 心力衰竭的分级,NYHA分级是按诱发心力衰竭症状的活动程度将心功能的受损状况分为四级。这一方案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于1928年提出,因操作简单,临床上沿用至今。实际上NYHA分级是对C期和D期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分级。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Ⅲ级: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1994,AHA对NYHA1928年心功能分级的补充
根据ECG,运动负荷试验,X-ray,心超,放射学显像等客观检查结果进行第二类分级。
A级:无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B级:有轻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C级:有中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D级:有重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评价 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为此,几十年来仍为临床医生所习用。但其缺点在于仅凭患者主观陈述,有时症状和与客观检查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患者个体之间的差异也较大
Killip分级
Killip分级是用于在AMI(急性心梗)所致的心力衰竭的临床分级。
Ⅰ级:无心力衰竭征象,但PCW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可升高,病死率0-5%。
Ⅱ级:轻至中度心力衰竭,肺啰音出现范围小于两肺野的50%,可出现第三心音奔马律、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或其它心律失常,静脉压升高,有肺淤血的X线表现,病死率10- 20%。
Ⅲ级:重度心力衰竭,出现急性肺水肿,肺啰音出现范围大于两肺的50%,病死率35-40%。
Ⅳ级:出现心源性休克,收缩压小于90mmHg,尿少于每小时 20ml,皮肤湿冷,发绀,呼吸加速,脉率大于100次/分,病死率 85-95%。
GDM
妊娠后才发生的糖尿病。
疾病概述 妊娠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指确定妊娠后,若发现有各种程度的糖耐量减低或明显的糖尿病,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或仅使用饮食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认为是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6.6‰。国内发生率<1%。妊娠糖尿病分娩数占总分娩率0.64%。
妊娠糖尿病系高危妊娠,它严重危害母儿的健康。在胰岛素问世之前母体死亡率27%~30%,胎儿围产期死亡率>40%。胰岛素问世后尤其围产医学开展以来,围产死亡率已明显下降。
WHL
World Hypertension League世界高血压联盟
英文名为World Hypertension League,缩写为WHL。1984年成立于瑞士日内瓦。主要负责人Dr.T Strasser(秘书长)。银行资本来源为会费。宗旨是促进对人群高血压普查、控制和预防。通过盟员机构之间建立联系和提供世界通用的高血压防治方案,协助各国盟员机构的活动。设正式盟员,截至1991年底已有31个国家的组织加入该联盟。1989年5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经卫生部卫外字(89)第67号文批准,以学会名义加入该组织。世界高血压联盟正式审定中国高血压联盟为唯一代表中国参加世界高血压联盟的成员。
成立世界高血压联盟(WHL)这一国际性组织的想法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恰逢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国立高血压教育计划率先提出了“以人群为导向的高血压防治”理念,WHL的创立者们同时注意到,临床高血压研究获得的巨大成果面临无法转化为临床应用的窘境,而先期(1964年)成立的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已对促进高血压研究与研究信息交流发挥了一定作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了促进以预防为导向研究的开展,并进一步应用于公众健康活动,弗朗兹克罗斯(Franz Cross)、西泽巴尔托雷利(Cesare Bartorelli)及汤姆斯特拉瑟(Tom Strasser)于1975年联合提出了成立欧洲高血压联盟的初步设想,这一举措最终促使WHL于1984年正式成立。
AMPM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动态血压监测
HBPM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