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5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邓硕曾教授:心肺复苏中的ABC排序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7 22:0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将心肺复苏(CPR)程序由ABC改为CAB[1],再次引起了麻醉科、ICU、CCU和急救科医师的关注。而值得一提的是,ABC排序的争议由来已久。
ABC的起源

  何为ABC?A是气道(Air Way ),B是呼吸(Breathing),C是循环(Circulation)。旧版指南(2005)认为成人CPR程序要从气道开始,在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进行30次胸外按压,之后再进行2次呼吸,到底是呼吸在先还是循环先行,ABC的顺序一直存在争论。

  ABC一直是麻醉医师的“座右铭”,失去AB(呼吸),C就会出问题。手术室内的若干不良事件是呼吸管理不善,导致通气不足和低氧甚至心跳骤停,因此麻醉医师最怕低氧。如果不先改善AB,纠正低氧,即使胸外按压再好,也不一定能改善脑的复苏。因而认可ABC的复苏方案。目前对明确诊断的窒息性心跳骤停(如喉痉挛、误吸)等急性呼吸道梗阻,首先要进行插管解决AB,循环的恢复才有希望。所以按ABC进行CPR,仍是提高存活率的重要手段[2]。

CAB挑战ABC

  为什么新指南(2010)用CAB代替ABC?其目的是强调不间断的心脏按压,尽管血氧含量下降,通过按压仍可使大脑得到灌注和氧供,以解“燃眉之急”,防止大脑短时间内发生不可逆损害,避免在CPR成功后形成“植物人”。CAB主要针对心源性心跳骤停,关注的是脑复苏,因此要求:(1)不间断的胸外按压(100次/分)按压深度由4~5 cm增至5 cm;(2)先按压30次,之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3)主张早期除颤提高存活率;(4)尽早恢复自主循环[3]。

ABC同步复苏

  无论是窒息性心跳骤停,还是心源性心跳骤停,无论是ABC还是CAB方案,呼吸循环都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现在的CPR已不是“孤军作战”,而是一个团队(team)的作为,至少由两名施救者同步进行,一名施救者开始胸外按压,另一名施救者开放气道,并在完成30次胸外按压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过ABC同步复苏既保证按压的心脑灌注,又保证灌注血流有足够的氧含量,从而提高存活率。总之,ABC,CAB谁也不能少。在CPR中应当有一个“头”统一来指挥,把平时的培训和演练,变为“战时”的有机行动。ABC齐上阵,CPR就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Vanden Hock TL, Morrison LJ, Shuster M, et al. Part12: cardiac arrest in special situation: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G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irculation, 2012, 122 (18 Suppl 3): S829~S861
  [2] Zuercher M, Ummenhofer W. Cardiac arrest during anesthesia. Curr Opin Crit Care, 2008, 14 (3): 263~274
  [3] 杨建军,彭勇刚。如何在手术室有效的进行心肺复苏?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99~102
扩展阅读

  感谢邓硕曾教授为我刊“醉者说”栏目投稿,本文对CPR中ABC和CAB排序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CAB排序内容。

  指南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2010年的指南强调在通气之前开始胸外按压。2005年的旧指南则规定成人心肺复苏程序从开放气道开始,检查是否可正常呼吸、然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然后进行30次胸外按压,之后再进行2次呼吸。

  提出这种改变的理由是,虽然尚无人体或动物实验研究证据证明实施心肺复苏时先进行30次按压而不是2次通气可以提高存活率,但胸外按压可以为心脏和大脑提供重要血流,而且对院外成人心脏骤停的研究表明,如果有旁观者尝试进行胸外按压,与不进行胸外按压相比较,可以提高存活率。动物实验证明,延误或中断胸外按压会降低存活率,所以在整个复苏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延误或中断。胸外按压几乎可以立即开始,而摆好头部位置并尽可能密封以进行口对口或气囊面罩人工呼吸的过程则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有两名施救者在场,可以减少开始按压的延误:第一名施救者开始胸外按压,第二名施救者开放气道并准备好在第一名施救者完成第一轮30次胸外按压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无论有一名还是多名施救者在场,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都可以确保患者尽早得到这一关键处理,同时,应该尽可能缩短人工呼吸的延误。(文章出自门诊杂志)

*欢迎关注“新青年麻醉论坛”  微信号:xqnmzcn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3 01:58 , Processed in 0.13124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