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目前在小儿腹部外科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小儿解剖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气腹引发的生理改变及不利影响比成年人严重。因此,麻醉的处理也存在一定难度。现将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一、气腹的影响
1. 气腹对呼吸的影响
CO2气腹的建立,使腹内压增高,CO2向血流弥散,易引起高碳酸血症。而且,腹内压的增高,使膈肌上移,功能残气量(FRC)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呼吸道阻力增加从而使气道内压升高,膈肌运动受限,肺内气体分布不均,通气/灌注(v/Q)比值失调,最终导致缺氧和CO2潴留,尤以合并小气道和肺泡萎陷时为甚。另外,膈肌的移位可使气管导管偏深或插入一侧主支气管,而发生意外的单肺通气;加之婴儿呼吸道短、细,咽喉反射不敏感,中枢对缺氧的耐受性差;尤其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功能余气量小,闭合气量较高,呼吸储备差,故更易发生缺氧。研究表明,年龄越小,气腹对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的影响越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潮气量较小,而全麻下的机械无效腔增大,肺泡通气量降低,使CO2更易蓄积。因此,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关键是对呼吸的管理。首先,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其次,要使用高浓度氧及较大的潮气量。必要时采用改良T形管控制呼吸,使机械无效腔减少,增加新鲜气流量。
2. 气腹对循环的影响
气腹对循环的影响主要源于CO2气腹和高碳酸血症。腹内压的骤然上升,使胸膜腔内压变为正压,引起回心血量减少。而心血管的代偿反应使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及毛细血管楔压显著升高,同时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上升,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而心脏后负荷小儿的增加,又可引起心室功能曲线右偏,体循环阻力增加,静脉回流减少,从而导致心排血量减少。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对心脏容量和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腹内压的升高会影响心室的前后负荷,但心脏的收缩功能维持不变。Huetteman等研究发现,15~63个月的小儿腹腔镜手术腹内压在12 mmHg时,会引起室间隔运动显著减少,而左心室前壁和后壁运动不受影响。有人通过超声心动检查发现,气腹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收缩期末纵向侧壁压力显著升高有关。Baroncini等建议,在麻醉期间,应使新生儿的腹内压不超过6 mmHg,而较大儿童的腹内压不超过12 mmHg。如果腹内压为15 mmHg或更高时,有发生低心排.出量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左心室收缩性和顺应性降低引起的。因此,此年龄组的患儿,建议腹内压不要高于6mmHg。另外应注意,这些小儿的心脏卵圆孔或动脉导管是潜在开放的,在气腹时,可能出现肺动脉压反射性升高而导致血液由右向左分流,从而进一步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和气栓。
二、麻醉时应注意的问题
(1)麻醉前做好充分准备。严格禁食,留置胃管,以防腹内压增高引起反流、误吸。积极治疗合并症,纠正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者,应延期手术。对于低血容量、心脏疾病、颅内高压和肺泡扩张的,应禁行腹腔镜手术。 (2)术中合理应用镇静、镇痛和肌松药。目前国内很多小儿医院联合应用硬膜外阻滞(骶管阻滞)和气管插管全麻,以使腹壁松弛,便于气腹和手术操作,也可减少全麻用药,缩短苏醒和拔管时间,并为术后镇痛提供有利条件。使用肌松药便于控制呼吸,保证足够的通气量,并使高腹内压相应下降,腹腔容量增加,从而更有利于术野暴露及减少气腹的不良反应。 (3)使用较低的气腹压,以避免快速充气引起的循环改变。 (4)为保证CO2。的排出,麻醉期间应控制呼吸及轻度过度通气,以抵消气腹对呼吸动力和通气的影响。可使用较大的潮气量(12~15 ml/kg体重),以防止肺不张和缺氧。潮气量可根据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 )调整。因此,应重点监测PetCO2、SaO2、血气和呼吸道阻力,维持PetCO2在3.3~6.0 kPa。如Pet CO2过高,须解除气腹改开腹手术。 (5)新生儿和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保温脂肪层较薄,体表面积与体重比率较大,而且呼吸频率较快,每分钟通气量大,气腹时大量充入气体也使体温降低,这些因素使新生儿在手术室极易出现低体温,因此,在手术中要加强体温监测,并注意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