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讲 围术期APS策略及进展(冯艺、薛张纲教授、安海燕主任医师) 主讲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麻醉科 冯艺教授 特邀嘉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薛张纲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安海燕主任医师
主持人:武汉- 吴若岚 常州-周磊 管理员:重庆-陈秋香 南京-辛哥 讲课时间:2015年4月11日20:30(北京时间) YY教育频道号:83461632 QQ讨论群:205327708
近年来 ,麻醉学和外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变化就是对围手术期镇痛的高度重视 ,甚至主张将手术后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 ,与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同等对待 ,并给予及时治疗。不同个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一样,不同类型的手术造成的损伤也不尽相同。因此,强调个体化差异下个性化、多模式镇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一项针对术后病人的调研显示,75.5%的病人在术前就开始担心术后疼痛;92%的病人术后迫切需要术后镇痛;而很多病人反映镇痛不足。因此,有计划和个性化的镇痛管理在围手术期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疼痛理论、镇痛药物、设备及镇痛技术的不断发展 ,兼顾安全有效的镇痛管理,规范围手术期的管理,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让病人获得安全舒适的治疗和康复。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个性化镇痛方式,正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转变。通过最小的药物剂量,安全有效地达到最好的镇痛效果,是个性化疼痛管理的目标。
本期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冯艺教授,为我们带来“围术期APS策略及进展”。同时,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的薛张纲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安海燕主任医师将作为特邀嘉宾,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一重要话题。相信三位重量级讲者,一定会带给我们非一般的感受,希望大家可以尽情享受这场精彩绝伦的知识盛宴。
冯艺教授:1987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之后一直从事临床麻醉及临床疼痛治疗和研究工作。2005年获得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于1995年-1998年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麻醉科和解剖及神经学科,作为访问学者从事有关疼痛机理和治疗的研究。2005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和教授,并获得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主要研究方向是椎管内麻醉临床应用及相关机制以及疼痛的传导和治疗。组织编写了人民医院个体化术后镇痛、分娩镇痛和无痛消化内镜常规。2007年6月,负责组建了疼痛科。擅长各类手术麻醉,癌性疼痛治疗以及急性疼痛治疗。在国内核心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等)及国外重要杂志(《Anesthesiology》,《J of Pain》等)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973、北京市、教育部等多项研究资助。
薛张纲教授:中山医院麻醉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山医院外科二部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麻醉学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和《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长期从事临床麻醉及危重病人的复苏、抢救和治疗工作,并积累丰富临床经验。
安海燕主任医师:200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疗系本科毕业,之后一直从事临床麻醉工作,2006年获北京大学临床麻醉学博士学位,现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主任。业务专长包括心脏手术、胸外科手术及其它各种手术的麻醉以及术后急性疼痛治疗,并承担医院急救复苏培训工作。研究方向为全麻期间呼吸机制改变以及麻醉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的影响。在国内核心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等)发表论文8篇。
听课方法:
1、PC或手机端下载YY语音软件
2、登陆后进入频道号:83461632
3、调试好麦克风即可参与听课和互动
4月11日晚上8:30 新青年网络公开课 我们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