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AHS 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又是可以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多个脏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临床综合征。O SAHS 患者睡眠时上气道阻塞, 表现为睡眠时打鼾, 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浅慢, 患者睡眠中反复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 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研究发现,OSAHS患者血纤维蛋白原(Fg)明显升高, 表明其凝血功能亢进, Fg是缺血性脑卒中和冠状动脉血栓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g 增高时血液粘度增大, 产生血栓的可能性也加大。OSAHS如不及时治疗,尚可引起肺动脉高压、高血压等疾病。
围术期的意外死亡可能与心肌梗塞、脑卒中、心律失常或肺梗塞有关。这些都大大增加了麻醉管理的难度,有结果显示其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约13 %,研究认为OSAHS术后即刻的并发症与OSAHS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因此麻醉前访视要详细检查患者的全身状况,对于重症伴有明显器官系统并发症的患者,建议其先行nCPAP(经鼻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并积极治疗其他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前状况,再择期手术治疗。
由于困难气管插管与OSA HS密切相关,对于重症OSAHS患者,以及全身情况较差,术中术后极有可能出现呼吸道梗阻的患者,早期的研究建议提前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是预防窒息的可靠措施。最近有研究发现,术前应用nCPAP(经鼻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脑血管系统症状,可部分替代气管切开。
随着麻醉技术的完善和麻醉设备的改进,目前主张采用在清醒镇静加表面麻醉下行经鼻气管插管,对于特别困难的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在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在插管过程中保留了患者的自主呼吸,大大降低了窒息和呼吸骤停的发生率,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条件的地方应备高频通气机,以防通气困难。
术毕清醒过程也是OSAHS患者呼吸意外的易发阶段。术后患者苏醒早期,意识未完全恢复,肌肉张力也未恢复,多数患者对插管不能耐受,出现烦躁、挣扎等症状,以致使麻醉师误以为患者将要苏醒而过早拔管,或患者挣扎而自行拔管,此时患者因上呼吸道肌肉张力低下,咽壁塌陷而引起窒息或呼吸停止。此时紧急气管切开往往因患者肥胖、颈短、颈段气管标志不明显、位置深、甲状腺肥厚等原因而难以迅速完成,紧急情况下不得不行环甲膜切开术。但是无论环甲膜切开还是紧急气管切开中,手术都有可能增加术后出血、气肿、拔管困难等并发症。由于呼吸中枢兴奋性下降,全身脂肪堆积药物代谢缓慢,术毕即拔管送回普通病房的方法易发生气道梗阻的险情。有报道OSAHS拔管后再发呼吸道梗阻率为5 % ,常导致负压性肺水肿或死亡。对于伴有困难气道的重症患者,手术后不易过早拔除气管导管。患者手术后送恢复室或ICU继续观察8——24小时,使患者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在确定无手术后出血,患者基本清醒,患儿有哭闹、吞咽和咳嗽反射活跃的情况下,拔除气管导管,避免手术后因气道梗阻而麻醉手术发生意外。
你这个病人没有做气管切开,也没有做经鼻气道正压通气是很有问题的,死于气道梗阻与负压性肺水肿机会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