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96 俯卧位的患者——小心
今天你要麻醉一位38岁的女性患者(90kg,162cm,BMI 33,ASA 2),拟在没有神经监测(without neuro-monitoring)的俯卧位下行立体定向开颅术(stereotactic craniotomy)。患者为1级气道。 用含50% N2O的氧气与1%异氟醚,瑞芬太尼输注0.05μg/kg/min和维库溴铵例行常规麻醉。将一根7.5标准气管导管(ETT)插入患者气管,直至距门齿深度22cm,然后用安息香(benzoin)和胶带固定ETT。插入食道体温探头。利用先前用麻花钻钻的孔将立体定向头箍装在患者头上。其后,患者被摆为俯卧位置于3″泡沫床垫上,并且在肩部和髋部横向放置了支撑卷垫。头箍被锁定在手术台末端的附件上。在把患者交给手术小组之前,你确认了 患者的下颏和胸骨之间至少有两指宽,双侧呼吸音对称,气道压力峰值波形正常,为38cmH2O,呼气末CO2波形正常,峰值为28mmHg。气道峰压(PIP)增高被认为是由于这个肥胖患者的前部压迫(anterior compression)。 在把患者交给外科医生之前你还有什么要做的吗?如果有的话,是什么?
解答 这类患者必须要有一个安全磨牙咬块(BiteGard)。
讨论 在一个与上述情况类似的病例中,手术平稳进行1小时后,PIP渐渐从50升高至60cmH2O。手动通气非常困难。呼气末CO2分压也从28上升到44mmHg,但氧饱和度稳定保持在99%。尺神经四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 stimulation)显示一个颤搐。在患者嘴部检查ETT发现导管被挤压在上牙、下牙之间,导致近几乎完全闭塞。无法把患者嘴打开。告知外科医生,但未发现头钉有滑动(found no slippage of the head pins)。于是将头箍脱离手术台,但没有缓解气道梗阻。手术伤口被盖住,在把患者改为仰卧位之前取开铺巾。在这时才看到这个困局的原因。由于头箍与手术台的连接件,患者的躯干向头部滑动。下颏和胸骨之间不能插进一指,这就导致了“牙关紧咬”的效果。手术台被改为反向Trendelenburg位,患者也被重新摆位,并且嘴里置入一个BiteGard磨牙咬块。手术接下来平稳结束。 俯卧位患者嘴里一定要放置咬块。首选的咬块是标准Guedel口咽通气道,但是不建议用于这种病例,因为Guedel口咽通气道可能会损坏门牙、压迫悬雍垂和其他口腔内的软组织,并可能导致严重阻塞呼吸道的术后巨舌症。 有些麻醉医师在这类病例中使用加强的ETT。然而,患者还是会咬紧加强的ETT。当这种情况发生时,ETT可能会完全闭塞而无法给肺通气。解决方法是用止血钳在90°的角度钳压ETT的闭塞处使其恢复初始形状。这种简单的方法可以纠正潜在的危险情况,而不必更换ETT。 ETT闭塞有多种原因,如粘液、血块、扭曲、头过度向胸部屈曲、ETT套囊凸入ETT管腔、牙咬住了ETT、过度屈曲头部而在鼻咽部扭曲,和过度膨胀的ETT套囊同时遮盖ETT出气口与“墨菲眼(Murphy’s eye)”。 Korn等人建议,当处于俯卧位时,肥胖的患者应摆为轻度反向的Trendelenburg位。向头部的运动可能会导致气管导管闭塞和低氧血症。
经验教训 所有俯卧位的麻醉患者都应使用像BiteGard这样的磨牙咬块。对于俯卧位的肥胖患者,推荐采用轻至中度的反向Trendelenburg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