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onoknows 于 2018-3-12 14:45 编辑
病例5 手术结束前腰麻失效
一位68岁的女性患者,既往健康,计划行腹股沟巨大疝修补术。患者Mallampati分级3级,体重104kg,身高5英尺5英寸/165cm,患有GERD(胃食管返流病)。她告诉你,她不久之前的一次全身麻醉,因为气道管理困难而变得棘手。她被建议要把这个潜在的问题告诉给将来她的任何一位麻醉医生。患者对全身麻醉感到不安,要求腰麻。你给她施行了常规腰麻:L3-4处进针,注入0.5%布比卡因1.4ml。腰麻正常起效,手术开始。主要因为缺乏适当的设备,手术遇到了问题,本应30分钟就完成的手术现在2个小时了仍未结束。患者开始抱怨疼痛。你给予咪达唑仑2mg和芬太尼75μg进行镇痛,同时外科医生在手术部位注射了1%利多卡因50ml。这两个方法都没有多大效果,患者仍然在抱怨疼痛,而且她看似对整个过程感到恼火。你考虑行清醒光纤镜下气管插管,然后行全身麻醉。不幸的是,你被告知所有的光纤插管设备都在维修,明天之前不会回来。你认为加深镇静和通过面罩行吸入麻醉的想法太危险而不予考虑。外科医生是你的朋友,通常他对手术时间的估计非常可靠,他告诉你他只再需10-15分钟就能完成手术。你相信他,但你该怎么做?
解答 你让患者口服了30ml双枸橼(一种抗酸剂)。在给予静注阿托品0.5mg和氯.胺.酮1-2mg/k之前,静注胃复安10mg。在这种情况下,氯.胺.酮能成为真正的赢家,因为除非很大剂量,呼吸不会受到抑制。随后麻醉效果良好,手术得以进行,外科医生完成了手术。他非常感激。
讨论 使用氯.胺.酮如果不保护气道,就可能发生误吸。如有误吸危险,就应考虑口服抗酸剂和静注胃复安。这两种药物都增加了食管下端的张力,口服抗酸剂通过增加胃内的pH起作用。氯.胺.酮的一个相关化合物苯环已哌啶,曾经用于麻醉,但由于其产生幻觉的发生率高而退出临床。但它现仍然用于动物的麻醉。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可在30秒内麻醉起效,并维持5-10分钟。肌肉注射10mg/kg,3-4分钟内麻醉起效,维持10-20分钟。记住,在氯.胺.酮之前,必须使用苯二氮卓类和/或氟哌利多等药物,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其后遗症包括术后定向障碍、非理性行为。幻听和幻视很常见。作者认为,伴随着噩梦的幻觉比听觉问题更常见。从1965年Domino等人首次引入氯.胺.酮,直到Dundee等人提出术前使用阿片剂-东莨菪碱以减少后遗症发生的解决办法之前,这一直是个问题。然而,少量苯二氮卓类药物更有效。氯.胺.酮的使用过量也会造成问题,可能需要格隆溴铵(胃长宁)或阿托品拮抗。
建议 记住氯.胺.酮在这种情况下,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救命稻草”。
(感谢“牙买加的鱼”对于文中用药剂量的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