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楼主: 蓝色情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交流] 浙江省杭钢医院麻醉科学习新青年公开课系列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24-9-14 08:58:32 | 只看该作者
119讲PCA系统解决方案--提升围术期镇痛管理水平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19讲PCA系统解决方案--提升围术期镇痛管理水平 主讲人:曹汉中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主任;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分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委。术后疼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为伤害性疼痛。是临床最常见急需处理的急性疼痛,患者自控镇痛是患者可自行按压PCA装置的给药键,按设定的剂量注入镇痛药,从而达到镇痛效果。该方法血药浓度稳定,可及时控制爆发痛。用药个体化,患者满意度高。是实现围术期患者安全无痛舒适的有效手段。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设备、管理等方面问题,在术后镇痛患者中有41%病人有中重度疼痛,因此如何优化PCA工作流程,如何改良设备,使管理更加便捷规范,智能化管理。接下来曹教授将为我们分享学习。
一.PCA工作流程及基本要求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22#
发表于 2024-9-14 09:01:06 | 只看该作者
120讲小儿术前经鼻给药的临床应用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20讲小儿术前经鼻给药的临床应用 主讲人:刘华程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副主任;中国麻醉药理学会青年委员;浙江省麻醉学会青年委员及执行秘书。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临床上小儿患者日益增多,人们对小儿患者的麻醉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儿术前镇静,是麻醉诱导的前奏,完善的小儿术前镇静,可使患儿平静的进入手术室,完成门诊诱导,从而使小儿麻醉更接近舒适医疗的要求。现在临床上小儿镇静的方法种类繁多,经鼻给药便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舒适度高,经鼻给药具有生物利用率高、起效快、无刺激性、应用方便、可控性好等特点。如何完成小儿经鼻给药,用哪些药物能使患儿平静安稳的从父母怀中进入手术室,完成麻醉诱导?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接下来刘教授将为我们分享学习。
科室简介
人员组成:现有工作人员108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1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3人,主治医师41人,高年资住院医师23人,麻醉护士及技术员20人;其中博士12名,硕士49名。学科现有硕导9人,博导3人。
医疗情况:科室现有手术室37间,恢复室15张床位,以及2个独立的诱导室。
手术量:2016年完成各类手术7万余例。
1.概念:鼻腔给药系统指经由鼻腔给药,经鼻黏膜吸收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或预防作用的一类制剂。
经鼻给药的历史
《本草纲目》中用巴豆油纸拈,燃烟熏鼻,治疗中风痰厥、气厥、中毒等病症。
汉代《伤寒杂病论》即开鼻药治疗急症之先河,其治“卒死”系以“韭捣汁,灌鼻中”,开窍回苏。
北美印第安人通过鼻腔吸食一种树叶的粉末来治疗头痛。
通过鼻腔吸食毒品。
2.鼻腔的生理结构和特点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23#
发表于 2024-9-14 09:06:04 | 只看该作者
121讲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最新进展[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21讲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最新进展 主讲人:陈世彪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医学会麻醉分会常委。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确切,肌松效果良好,局麻药用量少,操作方便等独特的优势,曾经是临床上主流的麻醉方式。但因为穿刺后头痛的发生率较高,加上硬膜外和全麻技术的改进,使得蛛网膜下腔阻滞越来越少。针内针的出现使得术后头痛发生率越来越少。腰麻和腰硬联合的应用逐渐增多。对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最新进展,接下来陈教授将为我们分享学习。
椎管内麻醉的优点
1.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全麻
2.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椎管内麻醉可能通过降低应激反应,从而影响血液凝固)
3.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镇痛良好,可以早期活动,恢复更快,住院时间缩短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24#
发表于 2024-11-18 15:59:04 | 只看该作者
122讲主动脉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及器官保护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22讲主动脉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及器官保护 主讲人:王嵘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麻醉中心副主任医师。主动脉外科手术是临床手术中对麻醉医师要求最高的手术之一。考验的不仅是麻醉技能,还有麻醉实施者的知识深度和宽度。主动脉外科手术的麻醉内容涉及到循环监测、器官保护、低温体外转流相关内容。凝血系统管理,输血管理等等。接下来王主任将为我们分享学习。

一.术前评估

循环系统

危险因素:高龄、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运动耐量高度限制、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1.主动脉瓣病变:文献报道,EF小于35%术后心脏并发症增加3.7倍。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对于右心功能评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冠状动脉病变术前检查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核素成象

高速CT检查

冠脉和心室造影(急性期及主动脉夹层病人不建议)

运动耐量:很多病人也是受限的

根据检查综合评估,病情进展很快,更多的是靠临床经验,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

呼吸系统

危险因素: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肺不张和感染是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1.术前的呼吸功能不全和低氧血症

2.巨大的动脉瘤会导致气管、左主支气管移位变形塌陷

3.动脉瘤导致喉返神经损伤

神经系统

危险因素:高龄、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病史、高血压和糖尿病、长期吸烟、主动脉钙化和粥样斑块。

1.颈动脉狭窄的诊断

听诊

颈部超声

造影

2.中风病史

腔隙性脑梗塞(>65岁,31%)

3.瘤体导致的缺血

头臂血管损伤

肋间血管损伤(剥离到脊髓胸8-腰5以下时)

内脏器官:合并内脏损伤是否手术,现在比较有争议。

合并肾功能不全或肾衰:大多数患者远期转归良好

血液系统

如急性夹层病人,大量血栓形成,术前存在贫血状态,血小板凝血因子缺乏。血液保护很重要。

二.主动脉根部和升主动脉手术

David手术

         图片

Bentall手术

图片

术中处理重点

1.心肌保护

有效的灌注心肌停跳液(量及温度)

防止冠脉栓塞

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慢、小、良好灌注)

保持良好的心功能储备

2.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血压过高):因人而异,难控制。

三.心脏复苏困难及处理

充分的左心引流

维持足够的冠脉灌注压和灌注时间:因人而异

药物处理:利多卡因、收缩血管药、镁离子、β受体阻滞剂…

四.涉及主动脉弓的手术

全弓替换术

图片

全弓替换+象鼻手术

图片

两者手术都有头臂三根血管的替换,涉及到脑供血。

脑保护

仔细的外科操作:避免损伤血管,影响血供。

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避免长时间低血压)。

呼吸和血气管理:

-PaCO2

-PaO2(深低时高氧)

-pH稳态(在深低温时)

深低温:存在争议

监测:脑电图、脑血流图、脑氧饱和度等等

外科技术:经右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确保有效灌注)

-压力30-60mmHg

-流量5~10ml/kg

- 温度18-22℃(有争议):安贞医院鼻咽25℃,直肠28℃

脑保护药:不能依赖药物

-麻醉药

-糖皮质激素

-镁离子

-自由基清除剂

主动脉弓部替换术中脑保护方法

DHCA

-最为经典的方法 过时?大数据表明还是有保护作用

DHCA+RCP

-排除脑部栓子 过时?有争议

DHCA+SCP

-B-ACP

-U-ACP

这些技术都在论证中,依赖于团队的综合实力以及病人的情况。

五.肺保护

肺损伤

术前的呼吸功能不全

缺血再灌注损伤

CPB

输血

外科创伤

肺保护:通气策略(VT PEEP I:E FiO2)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V/Q比:通气会影响血流比

温度:肺的温度。尽早恢复肺的通气和血流。

药物:抗炎药、激素、改善微循环的等,尽量少用药

输血:血小板影响最大,其次是血浆、红细胞,尽量减少异体血输注

氧供/氧耗:心肌收缩有力、氧合好、尿量可,三者满意可认为循环状态满意。

六.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胸降主动脉替换

图片

图片

术中监测

图片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完善监测。

围术期脊髓保护

此类手术的特殊,从主动脉阻断到肋间动脉建立,脊髓有很长时间缺血期,所以脊髓保护很重要。文献中报道术后截瘫率高达25%。

1.SCPP=MAP-ICP ICP下降平稳缓慢

2.CaO2=1.34 xHb x SaO2 + 0.0031 × PaOz Hb >10g/dI

SaO2>95%

3.循环管理

4.血压管理

以上指标的调控都是受限制的,能做的就是减少脊髓的压力,达到更好的脊髓灌注

脊髓动脉灌注的解剖图

图片

图片

脑脊液引流

图片

美国心脏学会对于无论开放手术还是介入手术,对脑脊液引流都是class1级别的推荐

图片

安贞医院的研究,干预后截瘫发生率明显下降

图片

七.自体血分离回输技术在主动脉外科的应用

图片

对于高风险的病人,如果可以采集到足够量的血小板,将术中血小板血浆分离技术作为多样化血液保护策略的辅助方案,是合理的。

推荐级别II-a(A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在不同群体中得到验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队列研究、全或无结论式研究、临床决策规则);

专家意见认为应该采用该治疗方法或方案,而且临床数据也支持,临床益处大于风险。

血液供需矛盾

图片

图片

1、输血相关损伤:低温、低血钙、溶血。

血源疾病:相关脏器损伤

2、血液的供需矛盾

3、大量输血对患者短、长期预后不良影响

自体血1968年开始应用,肝素化前将患者血液中的部分血小板分离出来加以保存。

1.保护血小板免遭CPB破坏;

2.PRP中含有大量凝血因子

3.鱼精蛋白中和后回输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迅速参与凝血过程

4.分离保存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越多,

5.回输后凝血机制恢复越快

血源日趋紧张;对aPRP认识深入!

新知识新能量,与大家共同分享!恳请提出宝贵意见,将与大家一起分享麻醉知识大餐。更多内容请关注科室公众微信平台。

图片

浙医健杭州医院麻醉科公众微信号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25#
发表于 2024-11-18 16:02:02 | 只看该作者
122讲主动脉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及器官保护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22讲主动脉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及器官保护 主讲人:王嵘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麻醉中心副主任医师。主动脉外科手术是临床手术中对麻醉医师要求最高的手术之一。考验的不仅是麻醉技能,还有麻醉实施者的知识深度和宽度。主动脉外科手术的麻醉内容涉及到循环监测、器官保护、低温体外转流相关内容。凝血系统管理,输血管理等等。接下来王主任将为我们分享学习。
一.术前评估
循环系统
危险因素:高龄、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运动耐量高度限制、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1.主动脉瓣病变:文献报道,EF小于35%术后心脏并发症增加3.7倍。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对于右心功能评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冠状动脉病变术前检查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核素成象
高速CT检查
冠脉和心室造影(急性期及主动脉夹层病人不建议)
运动耐量:很多病人也是受限的
根据检查综合评估,病情进展很快,更多的是靠临床经验,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
呼吸系统
危险因素: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肺不张和感染是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1.术前的呼吸功能不全和低氧血症
2.巨大的动脉瘤会导致气管、左主支气管移位变形塌陷
3.动脉瘤导致喉返神经损伤
神经系统
危险因素:高龄、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病史、高血压和糖尿病、长期吸烟、主动脉钙化和粥样斑块。
1.颈动脉狭窄的诊断
听诊
颈部超声
造影
2.中风病史
腔隙性脑梗塞(>65岁,31%)
3.瘤体导致的缺血
头臂血管损伤
肋间血管损伤(剥离到脊髓胸8-腰5以下时)
内脏器官:合并内脏损伤是否手术,现在比较有争议。
合并肾功能不全或肾衰:大多数患者远期转归良好
血液系统
如急性夹层病人,大量血栓形成,术前存在贫血状态,血小板凝血因子缺乏。血液保护很重要。
二.主动脉根部和升主动脉手术
David手术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26#
发表于 2024-11-18 16:08:05 | 只看该作者
123讲分娩镇痛指南解读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23讲分娩镇痛指南解读 主讲人:徐世琴副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分娩镇痛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秘书。分娩镇痛不仅可以降低产妇分娩时的疼痛,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氧耗和能耗,防止母婴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提高产程进展速度,降低产后出血率。在美国85%产妇选择分娩镇痛,英国高达90%,我国的分娩镇痛率较低。随着舒适化医疗的推广,现分娩镇痛已在各级医院开展,我国的分娩镇痛指南便应时而生。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指南中的重点问题,接下来徐教授为我们分享学习。
一.指南制定的目的及总则
目的:
规范化操作及管理
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提高分娩质量降低分娩疼痛控制剖宫产率
分娩镇痛原则:
自愿、安全
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妇产痛
最小程度地影响母婴结局
首选椎管内分娩镇痛
产妇孕38w时,麻醉门诊就诊,评估有无麻醉禁忌症
椎管内镇痛适应症
产妇白愿
经产科医生评估,可进行阴道分娩者
(包括疤痕子宫、妊高症及子痫前期等)
镇痛前准备
专用消毒房间、氧气、吸引器
多功能监护仪及麻醉机等设备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27#
发表于 2024-11-18 16:11:50 | 只看该作者
124讲产科大出血三方专家会谈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24讲产科大出血三方专家会谈 主讲人:陶为科 李爱媛 严海雅。陶为科教授,达拉斯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麻醉科副教授;李爱媛教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严海雅教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麻醉科主任。产科出血来势汹汹,短时间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病情危重,严重威胁到母婴生命安全。如何做好产科高风险患者的麻醉,避免或者减少产科出血?如何准确监测大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如何做好产科患者的自体血回输?诸多问题是否同样困扰着大家。接下来三位专家为我们分享学习。
严海雅教授分享回收式自体输血在产科中的应用
一.为什么可以做自体血回输?
中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28#
发表于 2024-11-18 16:15:53 | 只看该作者
125讲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25讲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主讲人:孙杰博士。孙杰,江苏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麻醉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麻醉分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学转化医学分会委员。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是每个麻醉医生都会碰到的,我们如何去做术前的评估;如何与外科医生团队沟通,提出合理建议,减少围术期风险;如何在麻醉管理中规避风险;以及改善预后?接下来孙教授为我们分享学习。
一.风险评估
1.ASA分级
2.心功能NYHA分级
3.改良Goldman评分
4.METS:现用的较多
5.循证医学和AHA指南
心脏危险指数(改良Goldman评分)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29#
发表于 2024-11-18 16:18:17 | 只看该作者
126讲法四病人行嗜铬细胞瘤切除的麻醉管理病例讨论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26讲法四病人行嗜铬细胞瘤切除的麻醉管理病例讨论 主讲人:董榕博士。董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北院麻醉科执行主任;上海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心胸麻醉组副组长;中国心胸麻醉学会心脏分会常务委员。如果以水上行舟来形容麻醉,那情况是时而狂风时而暴雨,儿茶酚胺风暴是海中最猛烈的风暴之一,当法四遇上儿茶酚胺时场面将是如何凶险,是否能安然到达彼岸?接下来董榕教授为我们分享病历。
一.病史回顾
首次病程2007年11月
主诉:间断阵发性高血压一年(女性,16岁)
现病史:一年前因“上感”后出现恶心、呕吐、纳差及上腹不适,偶感胸闷、心悸、出冷汗,无头痛、头晕
急送至江西一附院心内科,测血压(具体值不详)。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予补液、降压(钠催离)后缓解离院。
先后到阜外医院、北大医学院就诊,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期间血压增高时大汗淋漓、四肢阙冷、心慌无头痛。肾上腺CT示“腹主动脉旁多发淋巴结、腹腔脏器转位”。
近年来发作上腹胀气,但可自行消退,左下腹有扪压痛,夜间发作为主,服用“心痛定”可缓解症状。
今为进一步诊治,拟“嗜铬细胞瘤”收治入院。病程中无腹泻、皮疹、皮肤色素增加;无头痛、口干及夜尿增多。患者发病以来精神可、纳差、睡眠差、夜间易出汗、二便正常、体重增加五公斤。
体格检查
T:38C P:100次/分 R:20次/分BP: 130/90mmHg
神清、精神差、发育 正常。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眼睑无肿胀、巩膜无黄染。咽无充血;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I
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瓣膜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肾无叩击痛,肾区听诊无血管杂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2006-10-25北京阜外CT腹部占位病变,异位嗜铬细胞瘤
2006-11-24北大医院CT腹主动脉旁多发结节 腹腔脏器转位异位嗜铬细胞瘤
2006-11-24 NE83.9pmol/ml 肾素 2.99pg/ml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30#
发表于 2024-11-25 14:59:37 | 只看该作者
127讲PBL临床病例分析:产科病人麻醉管理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27讲PBL临床病例分析:产科病人麻醉管理 主讲人:鲍红光教授。鲍红光,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麻醉疼痛科行政主任;英国EDGE HILL大学 荣誉教授;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全国气道管理组副组长。产科麻醉是风险较高的麻醉,其技术并不复杂但风险较高。产科麻醉的独特之处就是相当于同时管理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妊娠导致孕妇生理改变,影响孕妇对麻醉的生理反应,产科麻醉对麻醉医生的要求更为严格。在美国研究表明,因产科麻醉的并发症导致死亡的,占人身死亡的第六位。如何在麻醉期间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如何处理产科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DIC等,本次讲课鲍教授通过临床病例分析引出产科麻醉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美国医师执照(USMLE)麻醉临床技能考核病例
现病史:
36岁,GSP2孕妇,孕36+6周,孕妇身高157.4厘米,体重69.8公斤。体重指数28.5
既往史:
两次正常分娩史和两次刮宫史。曾有右肩手术史。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入院体检:
Mallampatti评分Ⅲ级
BP:115/75mmHg;HR: 112/分;RR:16;SpO2;吸空气 下98%;Temp: 36.6℃
超声诊断:后位完全性前置胎盘
入院行择期剖宫产
问题1:根据病史,该病人围手术期可能存在那些风险?为什么?
目标答案
两个风险:产科大出血
困难气道
(如果提起羊水栓塞,加分)。
可能的危险因素:高龄产妇、胎盘异常、刮宫术史、手术分娩。
大出血危险因素
前置胎盘引起子宫收缩减弱
产科医生在子宫切开时可能切入胎盘
胎盘植入的危险随着宫腔手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明确诊断,有效沟通,充足血源,团队合作
前置胎盘的诊断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31#
发表于 2024-11-25 15:02:25 | 只看该作者
129讲如何解读超声心动图报告[color=var(--weui-FG-2)]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29期 如何解读超声心动图报告 刘琳,副教授。担任河南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心血管专业学组委员,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众所周知,随着外科技术提高,手术适应症范围越来越广,临床上越来越多心脏功能低下或有潜在病变的患者 选择了手术治疗。麻醉医师随时会面对众多存在心脏问题的手术患者,评估心脏最为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心脏超声检查,通过对“壁,瓣,腔,流”等方面的描述来诠释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为术前正确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与容量状态提供了客观上的依据,成为麻醉医生可靠的第三只眼睛,作为麻醉医生又如何理解、读懂心脏超声检查报告的语言信息呢?刘琳博士,教我们如何读懂心脏超声报告中的语言。
一.麻醉医师对超声心动图的关注点
1.心脏解剖结构及功能
各房室腔的大小,室壁的厚度,瓣膜的情况、流速和压差,以及心室的收缩功能,射血分数,起搏量等,先天心脏病的解剖异常也可看到。
2.围术期血流动力学
心室的大小及发育的情况,有无反常运动,射血分数及瓣膜病变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围术期氧合指标
肺动脉压力,大血管的引流途径是否有梗阻,心内血流方向、分流方向
二.超声心动图基本切面及正常值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32#
发表于 2024-11-25 15:05:37 | 只看该作者
第130讲小儿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30讲小儿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主讲人:冯霞,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医师协会麻醉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省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麻醉及镇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超声分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区域麻醉分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区域麻醉学组,副组长。
越来越多的战友意识到超声是麻醉医生的第三只眼睛,临床麻醉工作中,很多高难度高风险的操作,即使有多年丰富经验积累的老师也很难做到百发百中,但如今有了超声辅助,高难度的神经阻滞就能够在可视的条件下进行,定位精准,减少操作耗时,提高成功率,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增加麻醉安全性。总而言之,超声辅助下的神经阻滞更加有利于麻醉医生的精准操作,有利于患者的安全。而小儿的神经阻滞一直是外周神经阻滞中的难点,超声的介入会对小儿神经阻滞带来哪些变化呢?本期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冯教授 为大家分享他们医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背景
随着手术和麻醉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婴幼儿和儿童开始接受全身麻醉和手术。
临床上,婴幼儿和儿童是尤其脆弱的人群,因存在一系列因素增大了他们疼痛控制不良的风险。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33#
发表于 2024-11-25 15:08:34 | 只看该作者
第131期 日间手术和手术外麻醉对一线临床的机遇与挑战[color=var(--weui-FG-2)]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31期 日间手术和手术外麻醉对一线临床的机遇与挑战 王颖林。王颖林,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麻醉科主任。日间手术和手术室外麻醉是近年来临床麻醉业务增长较快的领域,区别于传统的手术室内麻醉,日间手术周转快速,而手术室外麻醉常常远离手术室的整体资源支撑。这些特点对于麻醉流程和围术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间手术和手术室外麻醉对于麻醉科一线临床医生,存在较大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这次分享,能有效地为大家应对这一挑战提供有效而准确的理论与实践武器,王颖林主任将就这一方面问题,提供系统而详尽的操作指南。.日间手术背景口手术量快速增长,医疗成本控制的需求,优化手术流程日间手术(Ambulatory Surgery/Day Surgery)的概念最早由英格兰的Nicol1 医师提出20世纪5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目前欧美国家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达65%左右日间手术是指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24h)之内完成的一种手术模式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34#
发表于 2024-11-25 15:14:21 | 只看该作者
第132期丹曲林:恶心高热的克星和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新星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32期 丹曲林:恶心高热的克星和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新星 魏华锋 教授 魏华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临床麻醉与危重医学系副教授(终身兼职, Associate Professor with Tenure),国际气道管理学会主席,美国气道管理学会,麻醉学会,神经科学学会和大学麻醉医师学会成员。美国国家健康总署,意大利卫生部等科研项目特邀评审专家。中国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湖北医药大学, 兰州大学客座教授和江西省特邀引进海外科技人才。 恶性高热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如恶魔般恐怖,突如其来,毫无防备,总是让麻醉医生措手不及。但随着丹曲林的出现,恶高之魔的锐气逐渐削弱,丹曲林荣升为治疗恶性高热的灵丹妙药。可是由于国内有限的制药技术,以及昂贵的进口药物,丹曲林往往无法普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恶性高热克星的丹曲林,有了新的妙用。近年来,魏华峰教授的科研团队首次报道了丹曲林可降低老年痴呆小鼠淀粉样病理改变和消除记忆力缺失。那么丹曲林在老年痴呆症的治疗中,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魏教授将为我们分享。.恶性高热发展史1915-1925:一个家庭三位成员死于麻醉有关的恶性高热1960:一位年轻澳大利亚患者,他的10位家属死于麻醉,研究确定恶性高热家族遗传和起因于肌肉而不是中枢1966:恶性高热猪动物模型建立确定了肌肉一型RYR受体变异为恶性高热病因1975:Harrison用动物试验发现丹曲林为恶性高热治疗特效药,1982年在临床确定,恶性高热死亡率从80%(1976)降到1.4%(2006)恶性高热发生率    1:10,000-1:250,000,平均1:100,000成人,1:30000儿童,基因突变高达1:400.目前确定至少34个RYR1基因突变导致恶性高热影响所有人种,很多动物,52%儿童,男:女 3:1.恶性高热病人兄弟姐妹50%易感性先天性肌肉病变增加易感性。运动型热休克病人可能易感恶性高热    性高热起因:骨骼肌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35#
发表于 2024-11-25 15:23:07 | 只看该作者
133讲 精神心理疾患病人的麻醉管理[color=var(--weui-FG-2)]
麻醉大讲堂开讲啦!麻醉科专业知识视频学习知识更新继续进行!第133讲 精神心理疾患病人的麻醉管理 主讲人:韩雪萍教授。韩雪萍,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党支部书记, 日间手术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我国的精神疾病患者超过1亿,其增长速度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未来,精神疾病也将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合并精神心理疾患的患者接受手术麻醉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问题与挑战?作为麻醉医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对该类患者进行合理的麻醉期管理呢?接下来韩教授为我们分享学习。一.概述1.精神心理疾病的概念精神疾病: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理疾病: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导致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长期处于该状态可导致精神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3 00:02 , Processed in 0.26993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