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51 一个有潜在问题的“老花招” 你已经麻醉了一个18个月大的面部畸形需行手术矫正的患儿。他其他方面基本健康,被评估为ASA 1级。不幸的是,患儿失血量超过预期,血压开始下降。在等待血库的血液时,你开始通过他手上22G静脉留置针给他输注5%白蛋白(250ml容量的瓶子),但输注速度非常缓慢。你有以下选择:停止手术并获得更好的IV通路,或从串联三通旋塞接口将白蛋白吸入一个20ml注射器,然后转动旋塞钮并将白蛋白快速注入患儿体内。 有没有另一种方法能让白蛋白快速进入患儿体内? 解答 白蛋白的一次性静脉给药装置有一个通气孔,该通气孔有个单向阀。使用20ml注射器从该单向阀给输液瓶注入空气,加快了白蛋白输注速度。然而,这种技术有一个缺点,即可能发生空气栓塞。必须观察输液瓶内白蛋白何时输注完,并及时关闭IV给药装置。否则将会导致空气栓塞。在白蛋白给药装置没有通气孔的情况下,利用一个具有三通旋塞接头的针头和一个注射器可以产生相同效果。(In cases where the albumin administration set has no air vent, a needle with a threeway stopcock and a syringe can produce the same effect.) 讨论 最开始,是用一个500ml的玻璃瓶给患儿输血的。瓶子上下颠倒地挂着,一个无通气孔的给药装插入瓶口的橡胶塞。血能持续流出瓶子,是因为有一个从瓶颈一直延伸到瓶底的小玻璃管。当输血瓶倒挂着时,在血液液平面上方有一个与外界空气相通的连接。这样,当血液流出瓶子时空出来的容积就被空气取代了。没有这个小玻璃管,血就流不出瓶子。因此,使输血瓶快速输血的“老”办法是使用一个血压计气泵施加正压。( the “old” way of rapidly infusing blood from the blood bottle was to apply positive pressure, using a sphygmomanometer pump. )看过韩战题材影视剧M*A*S*H(机动部队医院)的人,应该在其中看到过这种技术。我在手术台上见过这种技术导致患者死亡。麻醉医师没有注意到瓶内血液已经输完,空气正在进入IV。这是这位麻醉医师工作的第一天。第二天他辞职并转了行。幸运的是,这种输血瓶在20世纪80年代被我们现在使用的塑胶输液袋所取代。因此,这种原因引起的空气栓塞的发生率已大大降低。 “串联注射器技术(in-line syringe technique)”的缺点是施加在静脉上的间歇性压力可能会损伤静脉。这种技术也可能是麻烦且耗时的。 认识到塑胶输液袋也可能发生空气栓塞是很重要的。在一个病例中,半满的6%羟乙基淀粉输液袋内有空气,但是给输液袋加压时疏忽了这个情况。这导致一个患有发作性心血管不稳定的患儿发生了空气栓塞,但所幸未死亡。 建议 加压,尤其是对于IV输液瓶,可能会导致空气栓塞。保持警惕是非常重要的。(Pressurizing, especially an IV bottle, can lead to air embolism. Being vigilant is imperative.)
|